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i747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这种情况是学生对自己缺乏认识、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等因素造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而受到高校的重视,但现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仍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不符、课程内容安排不当等问题,因此本论文围绕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展开研究。本研究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献综述和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把人本主义课程论作为理论基础,探讨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中贯彻人本主义课程论的意义,分析其践行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学生、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四个群体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意见和需求中,发现目前的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设定和课程内容选择上存在问题。最后本研究将人本主义课程论引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研究中,主要在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和安排方面作了思考。本研究在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的课程目标上,构建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模块及其具体内容,并对高校各年级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得出符合当下需求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本研究通过建立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对我国高校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实现毕业生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在社会转型期,培养承载社会重任的全面型人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新时代的每个高校学生而言,要成长为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在德、智、
中国在经历了高等教育连续且急速的数十余年的规模扩张之后,高等教育虽然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是与之相伴而生的是急速扩张所带来的若干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质量的提高成为了高
具有领军地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先进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支柱,也是美国最大的财富之一。美国公立研究大学教育质量的保证,不仅是全社会的要求,更是其内部的责任。回应社会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现状,国有企业的经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兴衰,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虽然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益在近年来得到明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成为世界性问题。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成熟及高等教育学费的快速上涨,使得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及其重要的阶段,大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
1809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标志着大学走出象牙塔,开始从社会边缘逐渐演化成为一种社会轴心机构。大学不再是世外桃源,开始关注、参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的社会化过程使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过戊戌运动、清末新政的洗礼,中国传统教育机构书院开始向学堂转变,奠定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基础。但这一转变经历戊戌政变的打击而变的错综复杂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多元化的经济形式,由此产生了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形态。在这些文化意识形态当中存在着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想,这些腐朽的文化思想不断影响和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工作效率将直接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挂钩。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再加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