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手段之一的听课项目,是一种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由教学理论及实践人士所组成的专家组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听课,通过专家组成员连续的听课指导,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帮助教师分析课堂教学,发现教学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及时改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的听课活动。这一活动在中小学实践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其实效性究竟如何?是否真正发挥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其中还存在那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听课项目的实效性?对上述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构成了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个案学校听课项目实施情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从听课项目本身、听课专家、任课教师、教育管理者四个维度,分析听课项目现存问题,诸如,对听课项目目的的理解度不充分,听课专家评价的事前及事后的沟通度不强,任课教师从中获得的收获不是很高,听课项目管理中相关措施不够合理、规范与科学等等,针对揭示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建议:听课项目本身要改变听课实施的流程,完善听课的一整套必需的程序,同时要改变“目中无人”的情况,还要改变“一套听课标准走天下”的现象,更多的与教师沟通、交流,建立更为科学、实效的听课标准;对听课专家而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有效地听课奠定基础;对被听课的任课教师而言,学无止尽,在听课项目为我们提供的专业发展的平台上,应该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取得师生的共同发展;对学校而言,在今天的学校听课管理中,相关的制度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应更趋合理、规范、科学,实现更好地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愿望,更好地发挥听课项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