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氟草酯、嘧啶肟草醚和噁唑酰草胺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作用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虾共作”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将水稻种植与克氏原螯虾养殖结合的高效、绿色生产模式,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杂草的发生,减少了除草剂的使用,有效保护了田间水体生态环境。但随着稻虾共作年限的延长,田间杂草发生和多样性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态势,而目前除草剂并未登记用于“稻虾共作”田杂草防控,且其对克氏原螯虾的安全性未知,对“稻虾共作”绿色生产模式存在安全风险。基于此,本文调查了“稻虾共作”与水直播栽培模式田间杂草发生及除草剂使用情况;研究了氰氟草酯、嘧啶肟草醚和噁唑酰草胺3种除草剂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该结果有助于该模式的绿色健康发展,对“稻虾共作”模式下田间杂草防控及除草剂的科学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种稻作模式水稻田主要杂草为稗草和千金子;“稻虾共作”模式田间所用除草剂有丁草胺、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氯吡嘧磺隆和嘧啶肟草醚;部分地区氰氟草酯使用剂量大于药剂推荐剂量。(2)氰氟草酯、嘧啶肟草醚和噁唑酰草胺对克氏原螯虾LC50(96 h)分别为10.24、103.94和>200.00 mg/L,依据大型甲壳类生物毒性划分标准,3种除草剂对克氏原螯虾均为低毒。在氰氟草酯(1.02 mg/L)暴露28 d后,克氏原螯虾的体重、体长、全长、大鳌长、头胸甲长宽高和尾扇长受到显著(P<0.05)抑制;在嘧啶肟草醚(5.20和10.40 mg/L)暴露28 d后,克氏原螯虾的体重、体长、全长、大鳌长和头胸甲长受到显著(P<0.05)抑制;噁唑酰草胺在试验浓度暴露下对克氏原螯虾无影响。(3)克氏原螯虾在氰氟草酯(1.02、3.07和5.12 mg/L)和嘧啶肟草醚(10.40、31.20和52.00 mg/L)分别暴露24、48、72和96 h,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氰氟草酯暴露可引起克氏原螯虾体内SOD、CAT活性显著降低,GST活性和GSH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与对照基本无显著差异。嘧啶肟草醚暴露抑制克氏原螯虾体内SOD、CAT活性,诱导GST活性和GSH、MDA含量增加。克氏原螯虾在氰氟草酯(0.06、0.13、3.07、0.26和1.02 mg/L)、嘧啶肟草醚(0.65、1.30、2.60、5.20和10.40 mg/L)和噁唑酰草胺(1.25、2.50、5.00、10.00和20.00 mg/L)暴露28 d后体内SOD、CAT、GST酶活性和GSH、MDA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氰氟草酯、嘧啶肟草醚和噁唑酰草胺长期暴露克氏原螯虾,可诱导体内SOD、CAT、GST活性上升和MDA含量增加;低剂量氰氟草酯和嘧啶肟草醚可引起克氏原螯虾体内GSH含量的上升。由此可见,高浓度的氰氟草酯和嘧啶肟草醚能抑制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的活性,破坏体内抗氧化酶系统;低浓度的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和嘧啶肟草醚长期暴露均能诱导克氏原螯虾产生氧化应激,以保护机体抵抗外源物质的胁迫。
其他文献
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制备型薄层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三步分离法从王不留行中分离出生物碱物质,鉴定并探讨其抗炎活性。王不留行种子经石油醚脱脂、乙醇回流提取,二氯甲烷
本文从理论上探究不合理用药的作用机制,以探讨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商讨改进措施。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有药物剂量偏大、静滴药物存在配伍禁忌、静滴药物的溶媒量不够和不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下纤维鼻咽喉镜诊治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有鼻塞和反复发作的鼻腔出血症状的男性患者34例。结果: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13例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三篇力作之一。作品展现了天才、本性与物质现实以及婚姻家庭中不可剥离的矛盾。该书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描写了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