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25CrMnSi铸造低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CrMnSi钢是履带板用铸造低碳低合金钢,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25CrMnS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拉伸,冲击和硬度等性能的测试分析以及LOM金相分析和SEM断口分析,最终确定了25CrMnSi作为履带板材料理想的热处理工艺。  研究发现,淬火温度、冷却方式及回火温度对25CrMnSi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都有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第二相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先共析相铁素体逐渐析出并聚集成块。其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塑性先降低后升高,而冲击韧性逐渐降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组织逐渐细密,分布逐渐均匀,碳化物及第二相颗粒逐渐细小;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逐渐升高,塑性逐渐降低,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  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组织由回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组织中碳化物及第二相颗粒增多,尺寸细小,各种缺陷及内应力逐渐减少,弹性畸变恢复,铁素体基体由板条状转变为等轴颗粒状并均匀分布。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硬度有所降低,塑性、韧性升高,强韧性配合良好,综合力学性能表现优异。因此,采用950℃加热,水冷或油冷淬火,58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25CrMnSi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总结了25CrMnSi履带板用钢在生产过程中组织和性能随热处理工艺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组织、性能和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室温下常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提出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同时以此为理论依据,为实际生产及应用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最佳技术规范。
其他文献
T23钢是针对电站锅炉再热器、过热器用管材的发展要求而设计出来的新型耐热钢。宝钢在2002年成功研制出了国产T23钢,并受到国内各大锅炉厂的欢迎。但到目前为止,对国产T23钢焊
目的:探讨兔角膜基质细胞(CSCs)体外移植兔角膜后的存活时间.方法:体外培养原代兔CSCs,并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利用慢病毒载体(LV)携带标记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透水面积越来越大,改变了降雨的自然入渗过程,对雨水径流的水文及水质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暴雨造成城市内涝以及周围水体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相应的造价控制工作也被人们广泛关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造价控制,这样才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