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厘清患者信息化平台应用需求;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为实施个性化、高质量、延续性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提供保障。研究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信息平台应用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了解患者应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意愿和主要应用需求。2.采用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法,选取28名从事糖尿病诊疗、糖尿病护理、慢病管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3.以决策支持理论为指导,设计和开发基于指南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并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比较干预12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效果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嘱用药行为得分最高,为(6.17±1.87)分;运动自我管理和饮食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次之,分别为(4.93±2.10)分和(4.14±1.72)分;自我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行为得分较低,分别为(2.54±2.31)分和(2.16±2.43)分。2.56.52%的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处于良好水平,29.13%处于中等水平,14.35%处于偏低水平。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和吸烟行为受多种不同因素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4.93.48%的患者表示愿意使用信息化平台来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需求为门诊预约功能、随访功能、异常值提醒功能、信息检索/查询功能、健康教育功能和远程咨询功能。5.经两轮专家函询,构建的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共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69项三级指标。6.结果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三级指标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患者自我管理效果满意度。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8.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干预组中低血糖者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9.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自我管理效果满意度总分也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患者使用信息平台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意愿强烈,开发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智能化信息平台势在必行。2.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过程严谨科学,指标内容全面合理,可靠性好,为丰富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内容、提升糖尿病综合管理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3.应用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