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的债券市场也逐渐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如今已初具规模。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虽然较短,但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勿庸置疑的。
而要继续推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构建有效的债券市场监管框架。显然,不恰当的债券市场管理体制和紊乱的市场秩序,既制约了我国债券市场绩效的进一步提高,也妨碍了我国债券市场的稳健运行和快速发展。那么如何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制度呢?
所以本文立意于如何吸收借鉴美国债券市场先进的监管经验,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其为我所用,对债券市场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债券市场监管理论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阐述了美国的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然后对我国债券监管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力争提出一些能够对我国债券监管起到积极作用的建议。
本文对于债券市场监管理论基础的研究部分包括:为什么要监管(原因)、为谁监管(目标)、如何监管(手段)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监管(模式)等几个方面。研究表明:对债券市场进行监管的原因在于“市场失灵”,即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完全竞争条件下理想的市场均衡,这具体包括:投资主体的有限理性、市场垄断和非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和部分信息的公共性以及风险的外部性等问题;同时,建立一个公正的交易环境、对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则是债券市场监管在伦理方面的要求。债券市场监管的手段更具多样性,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几乎涵盖了市场的各个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信息披露制度和反欺诈。监管理论研究的最后一方面是债券市场监管模式的研究,债券监管模式是指社会和管理当局对债券监督管理的总体认识和所持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对债券的监督和管理的权力究竟是由政府还是由行业协会来管理的不同回答。在这里,本文对政府监管、自律管理和混合监管三种模式进行了讨论。
美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发达的债务市场之一,它也是产品最多样化的市场之一,这主要包括国债、政府支持企业债券、市政债券以及公司债券四个主要部分,这些子市场规模都相当大、发展较为成熟。因此,对美国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的研究对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所以,第二部分,用较大的篇幅对其监管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包括:美国债券市场的组成;美国债券市场监管;美国债券市场的监管内容三个大的部分。
无论是对理论的研究还是对先进经验的借鉴都是为了将之应用于我国的实际,因此,本文的关键内容在于最后一部分,在这里,鉴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特殊性,先对我国债券市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以及债券监管体系建立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债券市场监管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这包括: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多头监管造成监管协调不顺畅,债券市场的行业自律组织缺位,缺乏信用评级制度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在完善监管和规范与发展债券市场的对策部分,本文从总体思路和具体制度改革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监管的改革应该采取什么步骤。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选题角度和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因为研究债券市场监管制度不仅涉及经济金融学更涉及到法学乃至其他学科,是一个综合的跨学科的论题。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思路,既有一般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案例,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同时采用横向的比较分析方法和归纳方法,通过对美国监管经验的详尽介绍,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定的建议。国内相关文章的缺陷在于:第一,对于发达国家监管经验未能进行条理、细致的整理和分析,论述不完整;第二,往往只是简单罗列外国的监管经验,然后直接得出建议,缺乏深入的比较。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研究翻译了多篇国外权威学者详细论述美国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的文章,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国内债券监管制度现状和问题的文献,通过对比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