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因与防范研究——以万福生科为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频爆出恶性财务造假事件,上市公司为了保障大股东和管理层的经济利益,使用各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不仅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而且使广大中小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丧失了其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因此,财务造假一直是证监会等有关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案件也引起了企业与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学术界不断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法,剖析其本质与动机,探讨防治财务造假的对策,对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此研究背景下,采取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财务造假有关概念释义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入手,首先对整个事件过程进行回顾,进而运用会计知识对万福生科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财务造假所涉及的方法、手段,包括如何虚增收入、虚增在建工程等;然后简单介绍相关主体在此次事件中的利益诉求,根据舞弊三因素理论从压力、机会、借口三方面对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其主要包括利益和业绩等内部压力及地方政府的外部压力,内部治理结构失衡和外部治理机制失效,以及造假者自身道德诚信问题、自我合理化的借口等,再结合中国证监会对万福生科相关主体的处理作出主体责任分配分析;接着从上市公司自身层面、中介机构层面、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应对措施,以期能够对遏制日益严重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略尽绵力;最后总结全文,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监督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广大投资者重塑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胺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利用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