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反映脑功能变化的监测技术之一,具有可在床旁进行、操作简便的优点,它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资料。EEG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拟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长程EEG监测,观察分析在重症脑血管病演变过程中EEG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评价,旨在为临床评估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功能提供依据。
方法:选自2007-01-01至2009-12-31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72小时以内、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lasgow coma score,GCS)<8分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180例,采用Solar2000N神经中央监护仪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长程脑电监测,并给予相应的EEG分级和GCS评分,统计所有患者的生存和死亡人数。比较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EEG各级构成;分析所有患者EEG构型的特点;分析EEG分级与脑疝发生率、GCS评分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入院时EEG各级构成比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变。
2.所有患者入院时EEG全部异常,变异率达100%。在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EEG构型中,弥漫性慢波活动、癫痫样活动和低波幅活动较常见。所有患者中非痉挛性癫痫的发生率为17.2%,痉挛性癫痫的发生率为2.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A组患者脑疝发生率为17.6%,B组患者脑疝发生率为31.0%,C组患者脑疝发生率为47.5%,各组患者脑疝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
4.EEG分级及其对应的GCS评分两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32。
5.各组患者EEG分级与预后显著相关,EEG级别越高,死亡率越高,生存率越低。
6.GCS评分和EEG分级与预后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综合预后判断准确率77.2%,EEG分级综合预后判断准确率80.4%,EEG分级对预后判断的准确率略优于GCS评分。
结论:
1.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入院时EEG全部异常,变异率达100%,EEG监测对评价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功能有重要意义;弥漫性慢波活动、癫痫样活动和低波幅活动为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EEG中较常见构型;EEG监测为临床诊断非痉挛性癫痫提供了有效手段。
2.EEG分级越高,脑疝的发生率越高,EEG监测可评价脑功能损伤的程度。
3.EEG的分级越高,GCS评分越低,反之亦然,通过EEG分级可以评估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功能的受损程度。
4.EEG分级与患者预后两者关系密切,EEG监测可评估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
5.GCS评分和EEG分级与预后有关,EEG分级对预后判断的准确率略优于GCS评分。
6.EEG分级可客观地反映脑功能变化,长程EEG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的治疗和评估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