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计算机网络建立在IP协议之上,互通性很好,但是这种“简单”的体系结构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协议升级不便、协议叠加造成了资源浪费、对QoS支持不好、开展新业务困难等。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的网络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可编程,或者是数据包能携带程序,或者是路由器可编程。通过这种可编程性,能解决现有网络的不足、提供用户定制的服务。
本文介绍了现有网络和主动网络,讨论了主动网络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主动网络中的安全性问题、主动网络节点的性能问题、互通性问题以及主动网络节点操作系统的问题,并提出了SBANA(基于服务的主动网络体系)。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提出了SBANA,介绍了其两级体系结构。
研究了SBANA核心层的基本结构——AVPN(主动虚拟网络)的一般结构,给出了AVPN的SAM(业务接入模块)和SCM(业务控制模块)的软件体系结构。
研究了SBANA中的数据包封装格式,并对现有的两种封装格式ANEP和SAPF做出了改进,提出了SBANPF(基于服务的主动网络数据包封装格式)。SBANPF能方便数据包解复用到相应的执行环境、提高数据包传送的信道利用率、适应不同业务质量的需求。
讨论了AVPN的路由机制。以一个提供端到端的多媒体通信的AVPN为例,给出了一个分级路由机制,旨在说明主动虚拟网络内部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取路由机制。
分析了主动虚拟网络仿真的一般要求,推荐了一个主动虚拟网络的仿真平台。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现有网络、主动网络、SBANA;第二章介绍了现有网络;第三章介绍了主动网络并讨论了主动网络的安全性、节点性能、资源管理和节点操作系统;第四章是SBANA的详细介绍;第五章是全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