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8,9,12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50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28例,Stanford B型AD患者12例,主动脉壁间血肿及穿透性溃疡患者10例。根据疾病种类不同分为主动脉夹层组和主动脉壁间血肿及穿透性溃疡组。其中每组病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手术组及保守组。其中主动脉夹层组行外科手术患者18例,行胸主动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TEVAR)患者8例,保守组患者14例;主动脉壁间血肿及穿透性溃疡组内行TEVAR患者5例,保守组5例。对于血浆中MMP表达的研究,本实验以同期入院行体格检查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MMP在主动脉夹层组、主动脉壁间血肿及穿透性溃疡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中的表达2.通过随访评价患者生存康复情况、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MMP在血浆中水平的变化。结果:1.MMP-2,8,9,12在主动脉夹层组、主动脉壁间血肿及穿透性溃疡组与对照组血浆中均有表达。其中主动脉夹层组患者血浆中MMP-8,9,1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MMP-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主动脉壁间血肿及穿透性溃疡组患者血浆中MMP-8,9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MMP-2,1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2.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AD手术成功率100%,随访期间1例患者死亡,余患者生存良好;TEVAR治疗Stanford B型AD及主动脉壁间血肿与穿透性溃疡手术成功率100%,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3.对于Stanford A型AD手术组患者,术后主动脉近端、中点及最大主动脉直径位置可见主动脉直径及假腔直径减小(P<0.05),且MMP-8,9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较术前减少(P<0.05),MMP-2,12的表达无明显差别;对于Stanford B型AD手术组患者,术后主动脉近端、中点及最大主动脉直径位置可见主动脉直径及假腔直径减小(P<0.05),且MMP-8,9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较术前减少(P<0.05),MMP-2,12的表达无明显差别;对于主动脉壁间血肿及穿透性溃疡手术组患者,术后主动脉近端、中点及最大主动脉直径位置可见主动脉直径及血肿直径减小(P<0.05),MMP-9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在术后半月及术后1-3月均较术前减少(P<0.05),MMP-2,8,12的表达无明显差别。4.对于Stanford B型AD保守组患者,1-3月内复查主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示近端假腔直径、中点假腔直径、最大主动脉直径及最大假腔直径较前增大(P<0.05),且MMP-9在血浆中的表达较前增高(P<0.05),MMP-2,8,12的表达无明显差别。5.MMP与各截面主动脉、假腔(血肿)、真腔(管腔)直径进行相关分析得出:MMP-8与最大假腔(血肿)直径呈正相关(P<0.05),MMP-9与最大主动脉直径、最大假腔(血肿)直径呈正相关(P<0.05)。结论:1.杂交手术及TEVAR治疗对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安全、有效,促进主动脉重塑,近中期效果好。2.MMP家族(特别是MMP-8,9)可作为AAS诊断参考指标之一。3.MMP-8,9有可能成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