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IL-10、IL-18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Graves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18的测定,比较它们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变化,考察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血清IL-10、IL-18变化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明确Graves病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根据临床表现以及血清中FT3、FT4、TSH的浓度,确定本研究中Graves病的纳入标准与不同治疗阶段,采用门诊确诊与主动跟踪调查的方法,历时4年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有典型的甲亢症状、体征,伴血清FT3、FT4升高及TSH降低的Graves病患者,排除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并征得患者同意后,给与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2个月后复查FT3、FT4、TSH。待病情缓解,血清FT3、FT4、TSH正常后,开始帮患者将药物减量,3-5个月后改用维持量,叮嘱患者每隔3月复查一次。每次均采集病人治疗前、缓解后、维持治疗期、停药一年后及复发后的静脉血,同时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与上述Graves病患者同一年龄段的健康体检人员的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分析这些人群在不同治疗阶段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0、IL-18浓度的改变。分析比较血清IL-10、IL-18浓度及不同淋巴细胞亚型在健康人群、治疗前、缓解后、维持治疗期、停药一年后及复发病人中的变化,并研究不同淋巴细胞亚型与血清中IL-10、IL-18浓度的相关性。 [结果]我们共选取了60例具有典型Graves病体征、血清FT3、FT4、TSH都有明显异常的患者,通过与20例正常门诊体检者的比较发现,患者外周血中CD3+CD4+(P=0.027)自然杀伤细胞(NK)(P=0.03))明显减少,而CD3+CD8+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P=0.005),患者血清中的IL-10和IL-18浓度显著升高(P=0.000)。在给与药物治疗1-3月后病情均出现缓解,血清FT3、FT4、TSH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其NK细胞明显增加(P=0.04),CD3+CD8+细胞数开始减少(P=0.048),其他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百分比虽然有所改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免疫因子IL-10、IL-18则显著降低(P=0.00)。改为维持治疗后,患者IL-10、IL-18的浓度继续回落,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此时外周血CD3+CD4+(P=0.048)自然杀伤细胞(NK)(P=0.039)均比治疗前升高,已接近正常。有21例患者在停药半年到一年后复发,血清FT3、FT4、TSH升高,占所有调查人数的35%,复发者体内CD3+CD4+(P=0.036)、CD3+CD8+(P=0.006)的淋巴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P=0.036))均出现明显异常,血清IL-10、IL-18又明显升高。而CD19+的淋巴细胞在发病的整个过程中并未见有明显的改变。1年半后未再复发的患者,其淋巴细胞亚型所占的比率及IL-10、IL-18也恢复到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CD3+CD4+、CD3+CD8+、CD4+/CD8+、NK与IL-10之间均有相关性,IL-18仅与CD3+CD8+之间有相关性,CD19+与IL-10、IL-18之间均无相关性。 [结论]Graves病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失调。这种失调可能与体内Th1/Th2型自身反应性T细胞之间失去平衡,各种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有关。抗甲亢药物治疗能有效的逆转这种免疫失调,但这种逆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清FT3、FT4、TSH改变的步调并不一致,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失调的纠正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文献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疾病,缺氧缺血是影响听力发育的重要因素,其中耳蜗听毛细胞对缺氧
研究背景:心搏骤停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极高的死亡率与病残率,非创伤性心搏骤停患者中80%以上的病例为无脉性室速或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复律方法中最有效的是电除颤,并且心室颤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