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审计持续发展,社会公众了解国家审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审计公告制度应运而生。2003年6月,审计署首次公开了审计公告,宣布我国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开始实施,到2017年,审计署共公开了超过300份审计公告,涉及的审计项目范围越来越广。笔者认为,审计公告除了是国家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信息的途径,它也是国家审计机关通过社会公众参与加强审计监督的重要手段。审计公告因社会公众而生,公众通过审计公告来获取相关的信息。且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越来越为社会公众所了解的同时,也对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随着社会公众的了解加深,会使得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地暴露于公众视野中。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许多学者以及专业人士都对我国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解读。目前国内外关于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研究很多,但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能完整的解释和分析整个审计公告的信息传递过程,研究以及提出的结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本文从信号传递理论的视角出发,将经济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类比到国家审计公告领域,将国家审计公告理解为审计机关为解决社会公众在国家审计领域处于信息不对称劣势而传递出的一个信号,将整个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理解为一个完整的信号传递的发出、接收、反馈三阶段的循环活动。文章首先对国家审计署2010年和2015年发布的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审计公告案例进行实例研究,发现案例中公告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案例发现的问题,基于信号传递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对我国国家审计公告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从信号传递的不同角度探究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完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框架,文末给出了几点改进建议。通过具体研究,本文发现,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公告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公告内容随意、公告公布时间滞后、公布渠道单一、公告发现问题屡审屡犯等,这些审计公告本身反映出的不足也反映出了我国审计公告的制度缺点。从信号传递理论的角度来说,在公告的发出、接收、反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制度层面的问题,发出阶段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准则指导,接收阶段缺乏相应的信号传递环境,反馈阶段缺乏相应的信号反馈渠道和问责机制。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以期推动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使社会公众能真正参与到国家审计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