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表象对抑郁个体行为激活的干预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yy198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是全世界精神障碍中最大的疾病负担。尽管可以获得有效的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抑郁患者都会接受治疗,且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无法康复。抑郁症的特点是缺乏动力,能量减少,以及对以前愉快活动兴趣的丧失。这些症状可能使抑郁患者更难以开展或参与活动,并且降低了患者体验到奖励的程度。行为激活的目的是增加个体对可能有益的行为活动的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目标导向的行为,如散步,或与朋友聚餐吃饭。另外,心理表象的功能是使个体“重新体验”过去或未来的事件,国外研究已经证实不同形式的积极表象干预方式对抑郁个体的行为激活的影响,但这些干预方式更多是文字或图片的表象,应用操作性较低。目的:为了探索一种更易操作、有效、低成本的心理干预方法,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表象干预(表象脚本)应用于中国抑郁大学生群体上,探讨积极表象干预对抑郁个体的行为激活是否有效,同时,通过中介效应的分析来说明表象脚本干预方法起效机制。方法:(1)研究一,选取1447名13-56岁中国被试完成未来表象任务量表(Prospective Imagery Task,PIT)、贝克抑郁量表Ⅱ(BDI-Ⅱ)、特质焦虑量表。(2)研究二,网上招募选取68名中国大学生抑郁被试进行施测,所有被试均同时符合BDI-Ⅱ、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最低抑郁标准。然后将被试随机分配到表象组(n=50)和延迟组(n=18),所有被试需完成T1(实验前测)、T2(实验干预完立即后测)、T3(1个月后追踪)、T4(2个月后追踪)四个时间点的冗思量表(Rumination Response Scale,RRS)、侵入性表象(Intrusive Imagery,II)、抑郁行为激活量表(Behavioral Activation for Depression Scale,BADS)、BDI-Ⅱ和PIT的问卷。整个实验持续两周,表象组被试在实验期间会接受为期两周两次的实验室干预和实验室外干预,延迟组被试在实验期间无需接受任何干预,但整个实验结束后,延迟组被试可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是否再接受表象脚本的干预。结果:(1)研究一,中文版PIT的信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统计标准,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正性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负性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76、0.71。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2因子模型,各项目因子负荷均大于0.4。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PIT两因子相关模型最优,具体为:χ~2/d=4.3,GFI=0.90,IFI=0.93,CFI=0.93,NNFI=0.92,NFI=0.91,RMSEA=0.07。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PIT-P评分可以预测抑郁和焦虑。(2)研究二,表象脚本干预的活动评分中,干预次数的主效应显著(F(1,44)=7.16,P=0.01,η_p~2=0.14),第二次的干预效果显著好于第一次干预(P=0.01);前后测的主效应显著(F(1,44)=36.57,P<0.001,η_p~2=0.45),后测的干预效果显著好于前测(P<0.001)。与此同时,心理表象对抑郁个体的行为激活起干预作用,Ⅱ(T2)和PITP(T2)分别在干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CI=[0.07,0.78];CI=[0.03,0.67]),Ⅱ(T2)和RRS的子维度反省深思(T3)在干预中起完全链式中介作用(CI=[-0.32,-0.02]),且模型的总路径显著(CI=[-0.80,-0.06]),干预条件→Ⅱ(T2)→BADS(T3)路径1不显著(CI=[-0.54,0.05]),干预条件→Ⅱ(T2)→反省深思(T3)→BADS(T3)路径2显著(CI=[-0.32,-0.02]),干预条件→反省深思(T3)→BADS(T3)路径3不显著(CI=[-0.40,0.13])。结论:(1)PIT中文版由正性因子和负性因子两维度构成,量表的信度较好,结构稳定,适用于中国人表象生动性的研究,且PIT对抑郁和焦虑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2)积极表象干预(表象脚本)对中国大学生抑郁个体的行为激活的干预是有效的。但是积极表象的干预并不是直接对抑郁个体的行为激活起作用,而是通过中介变量PITP、Ⅱ和反省深思。具体而言,积极表象干预分别通过PITP和Ⅱ对抑郁水平起完全中介作用,与此同时,积极表象干预还通过Ⅱ和反省深思对抑郁个体的行为激活起链式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评估心功能指标(纽约心功能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以及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HFpEF患者发生SCH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
具有类钙钛矿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能够在分子水平上结合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各自的性能优势,表现出良好半导体特征和热稳定性,以及容易加工和良好的成膜性能等,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近年来,三碘化铅甲胺和三碘化铅甲脒等化合物作为吸光层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得到成功应用,从而引起了钙钛矿型功能材料的研究热潮。除了太阳能电池领域以外,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在其他光电领域也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潜力,例如场效应晶体
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以及抗老化的能力,但是SBS聚合物和沥青相容性差,导致SBS聚合物对沥青改性效果差,这严重影响了SBS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目前,研
随着近年来烟标印刷品中VOCs的排放量逐年递增,溶剂残留被国家烟草局归列为烟用材料安全卫生性的重要监控指标。本文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联用技术,针对当今印刷行业中尚未出现对卷烟烟标印刷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有统一测量方法可循的特点,建立一
《友爱政治学》是德里达的晚期重要政治哲学著作,他从对西方友爱观念发展历史解构性阅读入手,批判了建立在同一性、少数和互惠的友爱观念基础之上西方政治哲学传统,解构了以
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是一种生产和检测成本低廉、结构微小简单、性质稳定、灵敏度高、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精度高的质量敏感型换能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多孔新型晶态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孔径可控和孔道有序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吸附、分离和传感领域的应用。本论文将M
幼年脊柱关节病(Juvenile-onset spondyloarthropathies,JSpA)是儿童常见的一组风湿性疾病,主要以男性年长儿多见,下肢关节炎为主,ANA、RF阴性,HLA-B27阳性。由于其临床表现
在感觉运动整合系统中,个体依靠多种感知信息指导运动。嗅觉作为基本的感知觉之一,在个体的行为、情绪、社会交往和生存繁衍等各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往关于感知觉与伸手抓握动作之间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视觉展开,即使有研究者已经发现嗅觉线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伸手抓握动作的反应时间,但是尚无研究讨论不同的嗅觉线索在伸手抓握动作的启动过程及对不同动作执行阶段的影响。本研究以伸手抓握动作为实验任务,通过改变
本论文我们主要进行的工作是CuInS_2量子点的可控合成和发光性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并通过水溶改性纳米颗粒,展示了其在体外检测和生物细胞成像等方面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改进的离子交换法,通过改变反应物中Zn/In比例或改变反应中离子交换时Cu+的加入量,成功地制备出颗粒大小跨度变化为2.2 nm到29.6 nm的单分散CuInS_2量子点,并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能。在365 nm激发
随着船舶朝着大型化的发展,在船舶波浪载荷预报中基于刚体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及在结构强度评估中基于准静态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计算要求。对于大型船舶波浪载荷的预报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