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中肿瘤出芽的临床病理意义及预后价值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xyvp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肿瘤出芽被认为是一种可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对评估淋巴结转移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是一个重要的病理指标。  目的:研究和分析肿瘤出芽与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11年6月至2017年1月在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164例,根据出芽程度分为3组,分别应用HE染色和CK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肿瘤出芽现象,并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应用统计学分析肿瘤出芽与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以及预后之间的联系。  结果:164例早期胃癌中有72例未发现肿瘤出芽,92例存在肿瘤出芽(56.1%),其中低度出芽占66例(40.2%),高度出芽占26例(15.9%)。肿瘤出芽与浸润深度(x2=7.460,P<0.05),淋巴结转移(x2=30.187,P<0.001),TNM分期(x2=30.187,P<0.001),脉管癌栓(x2=10.111,P<0.05)以及早期复发(x2=9.696,P<0.05)密切相关。神经侵犯和肿瘤出芽与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关,并且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分别是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肿瘤出芽和体现早期胃癌恶性侵袭能力的临床病理因子有关,能够较好地反映淋巴结转移程度,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脓毒症是导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微血栓形成倾向及凝血和炎症之间的交叉对话是脓毒症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脓毒症主要的临床表现并不是有入侵的微生物直接引起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