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咯双负离子的合成及其电子转移反应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噻咯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受到化学家们的极大关注。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配体的设计与调控分离硅中心为四价的噻咯环双负离子,着重研究其电子转移性质。通过在噻咯2,5位引入三甲基硅基(-SiMe3),首次分离表征了硅中心为四价的噻咯环双负离子,并对其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其对二均三甲基-二氯硅烷和β-二亚胺硼氯化物的还原反应发现其为一性能优良的均相还原试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萘锂还原炔基硅烷法合成了2,5位三甲基硅基取代的1,1-二(二乙胺基)-3,4-二苯基-2,5-二(三甲基硅)噻咯3和1,1-二甲基-3,4-二苯基-2,5-二(三甲基硅)噻咯5,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2.系统研究了1,1-二(二乙胺基)-3,4-二苯基-2,5-二(三甲基硅)噻咯3在四氢呋喃中和碱金属的还原反应。首次分离得到一系列的硅中心为四价的噻咯环双负离子(噻咯双锂盐6、双钠盐7、双钾盐8),并对其中的噻咯双锂盐6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晶体结构中存在目前报道的最短硅锂键长。  3.系统研究了噻咯双锂盐6和氧气、二苯乙酮、对苯醌、碘甲烷以及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的反应,发现在上述反应中噻咯双锂盐6都完全表现出双电子转移的性质,可以将上述底物彻底还原,自身完全转化为噻咯前体3,揭示了其可被开发为一新型均相双电子还原剂。  4.噻咯双锂盐6可以将二均三甲基-二氯硅烷高产率,高选择性地还原得到六均三甲基环丙硅烷9。在前人的工作中使用常见的其它还原剂(萘锂、KC8)还原该底物都未能得到干净单一的产物,揭示了新型噻咯均相双电子还原剂6优良的还原性能。同时生成的六均三甲基环丙硅烷9中,三个硅硅键长几乎等长,键角趋向于60°,整个结构趋向于等边三角形。  5.合成了β-二亚胺硼氯化物HC[(CBut)(NAr)]2BCl2(Ar=2,6-Me2C6H3),在乙二醇二甲醚使用噻咯双锂盐6对其进行还原,得到首例稳定的π共轭1,2-氮杂硼咯自由基{[C(But)CHC(But)NAr]BNHAr}·11。该化合物在我们前期的工作已报道,但是其合成的步骤长,反应重复性差。使用噻咯还原剂可以一步高产率得到该自由基,显示出噻咯均相双电子还原剂高效的还原特性。  6.使用四倍量金属钠还原1,1-二溴-2,5-二(三甲基硅)-3,4-二苯基噻咯13首次得到了2,5位三甲基硅基取代的硅中心为二价的2,5-二(三甲基硅)-3,4-二苯基噻咯双钠盐14。在氧气中发生氧化反应得到二聚的噻咯单负离子15。该双钠盐和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二聚的1-三甲基硅-2,5-二(三甲基硅)-3,4-二苯基噻咯16。
其他文献
在如今这个创意横生,发展节奏快速的年代里,各式品牌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这使得企业不得不注重自我品牌营销的理念,VI视觉系统对于一个企业好比灵魂所在,没有一套好的VI系统对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是一类很重要的生理物质,为揭示脑的奥秘,以它的作用机理研究是神经科学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这些研究,使人们对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及它们如何取得平衡来补
该文研究了吡啶衍生物与2-卤代乙酸的(金翁)盐生成的叶立德和烯烃在氧化剂MnO的存在下进行1,3-偶极环加成,生成3位没有取代基的中氮茚的反应,共合成了15个化合物,并用元素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宝兴卫矛化学成分研究;宝兴卫矛(Euonymus mupinensisLoes et Rehd)是卫矛科(Celastraceae)卫矛属植物,又名绿树筋、红杜仲,为藤状灌木,生长于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分
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旅游纪念品开发拓展的更大空间。旅游纪念品不仅仅是旅游经历的记载,同时也是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区域文化的保护、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
单分子磁体、单链磁体均在阻塞温度下存在慢磁弛豫和磁滞回环的磁学性质,因此在高密度信息存储、自旋电子器件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由于稀土离子强的磁各向异性及氮
期刊
中国地理位置深入亚欧大陆内部,背山面水,山水的概念根植于我们的灵魂深处。从远古时期开始,我们的祖先就把山水奉为圣灵,之后有老庄思想,有吟山咏水的诗词歌赋,有士人山水画
论文较系统深入研究了肿瘤细胞的电化学伏安行为.证明细胞电化学伏为在肿瘤细胞 研究中具有普遍适应性.探讨了细胞的电化学伏安行为与细胞内部的氧化还原活性的 关系.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