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词“又”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副词,语义较为复杂,使用频率较高,且贯穿在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留学生在高级阶段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前人对副词“又”的研究涉及句法、语义、语用、习得等多个方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这尤其体现在语义和习得方面。在语义方面,学者对“又”的研究多从自己的主观判断出发,没有基于语料库进行穷尽式的统计分析,在义项的划分上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义项的分合和数量不统一,各义项的解释也不够详尽。在习得方面,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习得顺序的研究上,留学生对各个义项的使用情况和本族语者究竟存在何种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本文以现代汉语副词“又”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汉语语料库出发,借鉴“语义背景”、“语义结构”的分析方法,对“又”的义项进行归纳,并统计出每个义项在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同时,我们还对“又”的每一个义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描绘出各义项的意象图式,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对“又”的语义脉络进行构拟。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高级阶段的韩国留学生为例进行了习得方面的研究,试图发掘韩国留学生在使用各义项时与本族语者究竟存在何种差异,并对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