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三维重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study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影像三维重建技术通过二维切片序列重建出组织、器官的完整三维模型,并在重建后的三维图像上进行测量、标注、分割等操作。完整、准确的三维立体图像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组织区域内部的细节信息,为临床诊断、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假肢制作等医学应用提供重要支撑。目前的医学影像三维重建系统已应用于医学领域,基本能满足临床对三维重建系统的需求,但还是普遍存在重建速度慢,过度依赖于硬件设备;特定组织重建效果不理想;大数据量序列图像重建失败等不足。针对当前医学影像三维重建系统的不足,更大的发挥三维重建技术在医学应用中的突出优势,为更多的医学难点提供解决法案,仍是当前三维重建技术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本文针对当前三维重建系统绘制速度慢、交互不畅的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在保证绘制质量的同时提高绘制速度。深入研究了三维重建中的光线投影算法原理和图形处理单元GPU的硬件架构、工作原理。利用VTK可视化工具包结合GPU编程实现了基于GPU的体绘制算法,并与传统算法重建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PU的重建算法相对传统CPU的重建算法在重建速度上得到大幅度提升。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性和临床诊断的高难度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医学图像格式、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心脏CT图像的影像特点,改进了模糊聚类算法和水平集分割算分,实现了高质量的心脏CT序列自动化分割,并将分割结果用于重建心脏的完整三维图像,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带来极大的便利。最后,在Windows7系统、VS2010上结合ITK、DCMTK、VTK工具包搭建了64位工程,采用C++编程语言进行系统实现。实现了二维图像读取与显示、心脏序列自动分割重建、多平面重建、面绘制重建、体绘制重建和重建后三维图像的人工交互等功能。采用64位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解决了大数据序列重建失败的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对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瘤体形状与破口大小和数量的关系,以及合并室间隔缺损声像图特点.方法:2 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其中1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将其声像图表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检验自行设计的四邻接点算法在区分正常乳腺、乳腺脂肪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纹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正常乳腺、乳腺脂肪和病理确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用7.5MHz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