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城市居民在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乐趣的同时,精神却越来越紧绷。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生活步调的忙碌,使人们迫切渴望将自己置身于山水自然景观中,放松身心。追求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创造悠闲、舒适、自然的都市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方向。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中最有特色的区域,是城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设计质量能够体现出整个城市规划设计水平,能够体现出城市的品质。城市开放空间不仅能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而且能够美化市容,保存城市个性。在当代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多,土地资源不断趋紧的情况下,怎样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彰显城市特色、风景优美的开放空间,增加人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首先对城市开放空间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界定了本论文中的城市开放空间概念,从人工参与程度、城市用地空间类型、功能作用和空间形式四个方面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城市开放空间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及其特性、功能、作用意义等。其次,以武汉市为例,在分析武汉市概况、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得出武汉市开放空间的现状和特点,针对性的提出武汉市开放空间可采用的模式,为其他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合理营造多种类型城市开放空间模式,对促进城市环境改善,保障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然后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的经济贡献内容,并就武汉市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应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土地集约利用原则和统筹原则的前提下,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设计,系统规划布局城市开放空间。本文的研究为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