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治疗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经双目间接检眼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或(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黄斑水肿患者共69例76眼,按病因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三组,行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 1.25mg/0.05ml。随访2-13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眼底情况,FFA观察黄斑水肿及毛细血管渗漏情况,OCT检查黄斑水肿情况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结果:视力的统计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w、1m、2m、3m四个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的LogMAR值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即治疗后视力显著提高。CRVO所致ME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之间LogMAR值无显著性差异;BRVO所致ME患者治疗后1m与治疗后2m、3m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值相比存在差异,t值分别为-2.282、-3.000,P值分别为0.031、0.006,即治疗后1m达最好视力,治疗后2m、3m有所下降;DME患者治疗后1 w和治疗后1 m最佳矫正视力的LogMAR值分别为0.57±0.32、0.54±0.27,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治疗后1m视力优于治疗后1w视力,而治疗后1m、2m、3m三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MT的统计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后1m、2m、3m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变薄,黄斑水肿明显改善。CRVO所致ME患者治疗后1m与治疗后3m CMT分别为(337.57±35.851)μm、(375.11±23.219)μm,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RVO所致ME患者和DME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CMT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T图像显示治疗后黄斑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FFA显示治疗后黄斑区荧光素渗漏明显减少,即黄斑水肿明显消退。对眼压的统计结果显示,BRVO所致ME患者及DME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眼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RVO患者治疗后1w较治疗前眼压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11眼在2个月复查时出现视力再度下降,复查FFA结果显示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复发,给予玻璃体内Avastin同一剂量重复注射,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黄斑水肿消退。3眼在治疗后第1d有角膜上皮的小片状剥脱,9眼治疗后出现注射部位的小片状结膜下出血,无眼压严重升高、白内障、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可有效治疗CRVO、BRVO、DR所致的ME,部分患者需重复注药以维持疗效。本研究中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严重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背景:基因组印记是指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一对等位基因,其中一方发生DNA修饰导致单等位基因表达,发生修饰的基因不表达,未修饰的基因表达。印记基因相当于功能上的单倍体,仅一次突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探讨rhEPO对人肝癌细胞株(human hepatoma cell line,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影响和肿瘤组织病理改变,以及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内皮生
研究背景:   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是危害儿童及部分成人健康的一种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头癣曾一度被控制,仅在一些生活环境较差的地区流行。近年来随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