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有数亿人之多,但经济地位低下,政治上处于边缘,社会上遭受排斥,他们的各种权益也一直都处于难以保障状态。由于制度化表达渠道不畅,为争取自身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权益,他们通常会采取较为激烈的手段进行维权。近年来,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发生率成倍增长,这表明,对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一起典型的农民工群体性事件——潮州事件,探讨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处,并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及其他方面综述学界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同时,厘定本文的基本概念与主体:农民工、群体性事件、权益以及社会排斥理论。 第二部分是案例。该部分对潮州事件的背景——古巷镇的社会经济状况、过程——由一起失败的讨薪事件引发的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大规模冲突以及最后的结局——多败俱伤这三小部分组成,详细叙述了潮州事件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是对潮州事件的详细分析。第一,该事件的表现是有动员无组织,人情网络和地方性伦理在事件动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第二,参与事件的双方是社团性利益集团,这种没有专门的组织,以某种共同意识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利益集团即“四川人”和“本地人”;第三,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工群体权益保障困难,怨气积累和制度化表达不畅,使得他们不得不采取非制度化手段;第四,严重的社会排斥的存在,构成了事件爆发的实质;第五,事件的侧面也反映了,当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农民工政治参与主渠道。 第四部分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途径思考。本文认为,应该从制度、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寻找对策。制度方面,应该加速农民工身份的转化,保障其有效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社会方面,需繁荣公共生活,培育社会资本,拓展公共空间;个人层面,不仅要改善农民工政治社会化途径,还需努力提高流入地人口素质,大力建设包容性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