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是一种正在全球肆虐的性传播疾病。近30年来,AIDS已迅速蔓延至全球5个大洲210多个国家,给人类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目前,中国艾滋病总体仍呈低流行状态,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开始显现。但影响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其传播方式有较大改变,性接触已经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全国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梅毒和丙肝与HIV具有相似的感染途径和危险因素,HIV感染者常合并梅毒或丙肝感染,从而加重了病情和治疗难度。暗娼作为提供性服务的一个特殊流动群体,社会地位低,流动性大,工作隐蔽、分散、不易接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暗娼人群的关注、监测及干预工作。既往研究认为由于暗娼性伴多、安全套使用率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在频繁的无保护的性交易活动中很容易被HIV感染并传染他人,因此,暗娼不仅是HIV/STDs感染的高危人群,更是其向普通人群传播的主要桥梁人群和放大器。在该人群中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控和研究工作,不仅对有效遏制性病艾滋病在该人群中流行有重要意义,更是全社会开展HIV/AIDS干预和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方法,于2009年4月~6月抽取长春市不同类型娱乐场所暗娼共464名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长春市暗娼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行为,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为改变暗娼人群的高危行为,遏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制定和完善适合本地区的暗娼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春市暗娼年龄和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流动性较大。不同层次场所的暗娼安全套使用情况和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均较好,暗娼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处于低流行水平,但仍存在一定的高危行为。提示应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干预服务的覆盖范围,帮助暗娼树立安全性行为的观念,改变艾滋病性病相关高危行为,减少性病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进一步传播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