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Fabricius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我国边境口岸经常截获到此虫。目前,关于四纹豆象防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四纹豆象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也有一些报道,但未见有关四纹豆象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较为系统全面的报道。据此本文系统研究四纹豆象生物生态学特性,目的在于为粮食部门和植物检疫部门提供技术参考资料,为四纹豆象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1.四纹豆象的生物学特性在控制隔离及室温条件下,用绿豆Vigna radiatus作食料对四纹豆象进行饲养,逐代观察卵发育历期和豆内潜伏期(幼虫和蛹期),同时观察四纹豆象其他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四纹豆象在重庆北碚一年发生6~7代,主要以幼虫、蛹和成虫潜伏在豆粒内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四纹豆象有多次交配现象,一头雌虫能与多头雄虫交配;同时一头雄虫也能与多头雌虫交配。当四纹豆象成虫密度较小、食料丰富时,雌成虫产卵大多在光滑而又饱满的豆粒表面,且每粒绿豆上仅产一粒卵。当成虫密度较大、食料缺乏时,每粒绿豆上可产卵1~4粒,或更多。2.温度对四纹豆象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控制隔离及75%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利用绿豆作食物,研究了温度(20℃、25℃、28℃、32℃、35℃和37℃)对四纹豆象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述6个温度下,四纹豆象从卵至成虫发育历期(未成熟期)分别为63.9,30.8,25.3,19.5,19.3和21.0天。发育起点温度卵期为12.50℃,豆内期(幼虫期和蛹期)为13.53℃,整个未成熟期为12.53℃。温度与发育历期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世代存活率以32℃最高(86.53%),20℃最低(34.01%)。成虫寿命及产卵期随温度升高线性地缩短。产卵量受温度影响显著,在2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卵量逐渐增加,但当温度达到37℃时,产卵量又明显下降。内禀增长率与温度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种群最适增长温度为32.5℃。3.食物对四纹豆象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32℃和75%的相对湿度下,研究比较了绿豆、黄豆、饭豆、黑豆、豌豆和爬山豆对四纹豆象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纹豆象取食上述6种豆类后,均能正常发育和繁殖,但发育速率因豆类品种的不同而异。幼虫取食绿豆和饭豆后,从卵至成虫发育历期较在其他豆类上短,世代存活率高,内禀增长率大,因此,笔者认为绿豆和饭豆是四纹豆象最适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