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大量的老人、儿童、妇女留守在家,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群体。在农村留守群体中,留守妇女负担最重,丈夫的外出使得留守妇女比过去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她们不仅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还是家庭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同时,留守妇女还承受着由于丈夫外出而带来的沉重的心理压力和不安全感。面对这些问题,留守妇女之间自发形成互助行为,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本文以小组社会工作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从农业生产、家庭生活、情感和心理、社会支持以及互助行为等方面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以留守妇女互助为核心主题,寻求小组工作的切入点。根据留守妇女的需求分析,采用交互模式,成立互助小组,针对留守妇女群体内部情感交流与支持、身心健康知识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开展小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秉承着“以人为本”和“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技巧,在活动中不断反思和改善活动,注重小组成员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帮助,探索在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中开展互助小组的途径。研究发现,互助小组对满足留守妇女需求有一定的成效,通过活动留守妇女的不良情绪得到了缓解,了解到了健康知识和理性情绪管理方法,自我意识和自我组织能力得到了提升。目前,在农村开展留守妇女互助的小组工作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留守妇女自我意识较低、可利用资源有限、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有限等因素都制约了互助小组的开展。互助小组对留守妇女自身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在农村持续开展互助小组需要留守妇女、社会工作者、妇女领导以及乡镇干部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正>为了鼓励人们计划生育,国家陆续出台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节育技术,到目前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主要目的都在于激励群众自觉生育,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
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新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发酵。日本食品科学教科书将生成对人有益物质的情况称为发酵。反之,便是腐败。发酵食品时常用到麦芽、麴、酵母菌等促进发
在中国美术界日趋活跃的背景下,不少美术机构发布了相关的年度分析报告。由于立场不同,所关注的视角也各有不同。多样化的视点更有助于人们全面深入了解当下中国美术界的发展
<正>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已成为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并使之有效地运行,可以解决部分计划生育
<正> 从全防总获悉,历时一年的全国消毒剂临床药效比较试验现已揭晓,众多畜禽消毒剂中仅部分产品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其中湖南浏阳市消毒剂厂生产的消毒威、菌毒灭再次称雄,遥
资源基础观点和知识基础观点越来越多地被学者用来作为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绩效以及对员工个人的影响的理论接触。两种观点的核心都是强调知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戏剧这一文学体栽的一大显著特性,在于其以有限的舞台时间、空间之艺术形式,来表现包 罗万象、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内容。此体裁本身的特性,制约着它必须对处在松散、零碎之 原始
目的:了解安徽省0-2岁儿童母亲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现状,探讨影响母亲生命早期健康管理水平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母亲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与妊娠结局(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