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α、IL-6在APP/PS1转基因小鼠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姜黄素防治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近年来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症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同龄老年人群。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痴呆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本研究以阿尔茨海默症鼠模型APP/PS1转基因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TNF-α、IL-6在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的作用,以及姜黄素治疗该疾病的药理作用。   方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经过繁育和PCR鉴定准备好足够数量的鼠模型,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野生型小鼠,选择外形、年龄、体重和APP/PS1转基因鼠一致的小鼠。3月龄雌性小鼠分为:野生型小鼠(对照组,n=9),APP/PS1转基因鼠(模型组,n=9)和APP/PS1转基因鼠+姜黄素(用药组,n=9)。对照组和模型组自由摄食和饮水;用药组于9月龄时姜黄素按600mg·kg-1加入小鼠饲料,各组小鼠每次取三只分别于6,9,12月龄时处死,应用Micro-CT对其胫骨进行骨微结构及骨密度分析,并用ELISA检测其大脑、血清中的细胞因子TNF-α和IL-6。   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组织、血清中的TNF-α和IL-6于6月龄时开始升高,9月龄时差异显著(P<0.05),12月龄时差异更加显著(P<0.01)。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icro-CT分析显示APP/PS1转基因小鼠胫骨近端骨微结构、骨密度参数6月龄时无明显变化,9月龄时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12月龄时差异更加显著(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12月龄时用药组脑组织和血清中的TNF-α、IL-6表达水平降低(P<0.05),接近对照组(P>0.05),Micro-CT扫描相关参数也出现明显好转,各指标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1、APP/PS1转基因小鼠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微结构及骨密度逐渐降低,而体内炎性因子TNF-α及IL-6含量逐渐增加。   2、APP/PS1转基因小鼠体内细胞因子TNF-α、IL-6的变化与骨形态、骨密度的改变密切相关。   3、姜黄素可调节APP/PS1转基因小鼠体内炎性因子TNF-α、IL-6的变化,并且可有效的改善其骨微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抗癫痫类药物托吡酯对大鼠局灶性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通过线栓法构建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用托吡酯干预,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
《贝奥武夫》是古英语时期一部长篇叙事史诗,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异教文学,但诗歌中将北欧异教的口头文学和基督教的救世观相结合,本文拟解析《贝奥武夫》中体现出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