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信贷约束实证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maoma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户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户增收离不开金融支持。众多的研究表明农户贷款难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难题。在家庭承联包责任制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本研究以福建为例实证分析农户信贷需求约束问题,可以为海西地区乃至发达地区农户信贷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与经验启示。本研究从相关文献评述中得到若干启示,在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框架下,采用直接启发法来提出农户信贷约束的假说,采用非概率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获取1736份有效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接着,从梳理农户信贷约束影响因素的文献着手,分析农户信贷需求约束的影响因素和供给约束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使用Logistic模型,运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2005年到2008年福建省数据进行模型分析,得到农户信贷需求约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并对影响显著的因素进行详细解释。运用2005-2008年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数据资料,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农户信贷供给约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依此,提出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当前,农户受到名义信贷需求约束与有效信贷需求约束,农户信贷约束是信贷需求、信贷供给方面的原因及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户信贷需求约束假说认为影响农户信贷需求约束的重要因素应当是体现农户家庭个体特征的因素,包括农户家庭特征、生产特征和财产特征三类。农户信贷供给约束假说认为金融机构规模等组织特征及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工作是农户信贷供给约束的重要因素。农户信贷约束的理论分析表明影响农户信贷需求约束的因素包括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家庭经营主业、户主年龄、家庭不同收入来源和地理位置等,影响农户信贷供给约束的因素包括金融机构的规模和组织结构、内部管理、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状况、外部因素等方面。农户信贷需求约束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是否发生借贷的显著影响因素有:户主是否是乡村干部、工资性收入、流动资产、家庭总支出、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农户借贷需求因素主要是: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是村干部、工资性收入、流动资产、家庭总支出等因素。农户信贷供给约束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村信用社的存款总额、正常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农户贷款利息收入、营业外收入与资产质量等级对信贷供给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农村信用社的其他贷款(除农户贷款外)、贷款利率、利息支出、营业费用、其他支出、固定资产净规模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山区)对农户贷款的影响是负向、显著的。研究指出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丰富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因地制宜推广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规范和引导农村民间金融有序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及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来解决农户信贷约束问题。
其他文献
中国的诗歌创作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目的:探讨口服丹七片治疗钝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10月门诊及收住院治疗的56只眼钝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给予口服丹七片为主的药物治疗,并对伴有不同并发症的患
国内外的教育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课题。我国高职教
本文通过对物业服务公司和小区业主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冲突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各利益相关人及政府管理部门协调改善住宅小区物
实现经济开采页岩气的有效手段是进行大规模水力压裂,但开发过程中耗水量巨大。为了安全环保地对页岩气进行有效开采,需要深入研究废水处理工艺。本文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用水
网上银行是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它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在线的金融服务,是传统银行在互联网上的延伸。近两年,我国网上银行无论是在用户规模还是业务量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正>从文学社会学的视域考察小说的生成、发展与社会文化的深层关联,是小说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欧洲的文学社会学,在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自康德以来古典哲学的思想体系中
目的:探讨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结果:不良因素对护士身心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对策,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的措施。
有海派绘画、海派书法研究而无海派篆刻研究,本文就是填补这一课题而做的开拓性、原创性研究。本文是围绕着海派篆刻崛起的原因、存在的依据以及它的商业性格、文化性格及艺
基于对社会发展现实的认识和班集体建设实践问题改进的思考,结合本校绿色学校创建的实践基础,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绿色文明班级的基本观念、精神风貌与价值意义进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