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和分析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后,角膜形态及全眼像差的变化及日波动情况,评估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17例(34只眼)中低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等效屈光度为-0.75~-4.50D。采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双眼近视,分别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戴镜后一天、一周、一月进行检查,每次检查均在复查日摘镜后0小时、4小时、8小时三个时间点进行,项目包括裂隙灯检查、未校正视力、主觉验光,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全眼像差,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地形图,CSV-1000对比敏感度测试灯箱测量对比敏感度并计算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值(ALUCSF)。
结果;
1.戴镜后参数的变化及日间波动情况
受试眼配戴OK后的平均等效屈光度与基线水平的-2.68±0.99D相比,戴镜一月后降至-0.02±0.47D(P<0.05)。角膜3mm范围平均曲率与基线水平的43.53±1.11D相比,戴镜一月后降至41.39±1.14D(P<0.05)。未矫正视力(logMAR)与基线水平的0.91±0.30相比,戴镜一月后显著上升至0.02±0.16(P<0.05)。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值(AULCSF)与基线水平的1.43±0.07相比,一月后降至1.33±0.14(P<0.05)。总的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增高(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未矫正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的日间波动一周后趋于稳定。而角膜曲率、顶点厚度,总的高阶像差,球差日间波动持续存在统计学差异,彗差的日间波动在戴镜一个月后处于稳定状态。
2.日波动趋势
戴镜一天,一周,一月后复查当日的波动趋势。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除对比敏感度,角膜顶点厚度外其余参数的波动趋势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即三个复查日当天的曲线波动趋势不同。
3.月波动趋势
戴镜一个月内,三个复查日(一天,一周,一月)同一摘镜时刻所得数值构成的曲线波动趋势。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摘镜0小时后所测数值构成的曲线波动趋势与摘镜4,8小时曲线趋势比较,所有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能快速、有效的降低屈光不正,提高裸眼视力。尽管角膜形态及高阶像差在戴镜一周后仍存在日间回退现象,视力及对比敏感度达稳定状态。大多数参数日波动趋势在戴镜后一天,一周,一月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但这种日波动趋势的差异并未影响月波动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