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铝合金以其优良的强度、焊接性和挤压性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然而普通的半连续铸造方法所制出的铝合金铸锭的晶粒较为粗大,容易出现心部负偏析,裂纹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得到质量优良的铝合金铸锭,本次课题主要通过施加低频电磁场,改变铸造参数及分流方式等方法来得到晶粒均匀细小的6005A铝合金铸锭,为交通用铝合金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为了了解低频电磁场的施加及铸造条件的改变对各个宏观物理场的影响,本文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和CFD软件FLUENT建立了适用于LFEC和DC两种过程中流场、温度场、电磁场等多物理场相互作用耦合的数学模型。利用建立好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 Φ582mm铝合金6005A的DC和LFEC的过程,并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际中实验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基本吻合,由此可知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准确。在本次数值模拟中主要分析了施加低频电磁场对Φ582mm的铝合金铸锭在铸造过程中对宏观物理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LFEC过程中不同的铸造速度、浇铸温度、电流强度、二冷区刮水器是否添加等不同的铸造条件对于各个宏观物理场的影响。也分析了铝合金熔体不同的分流方式对于铸造过程温度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表明:低频电磁场将会产生洛伦兹力,使铝合金熔体发生强迫对流,加快流动速度,改变流动方向,促进铝合金熔体的换热速度,防止铝合金熔体过热现象的产生,使铸锭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液穴变浅。同时结晶器附近的电磁线圈引起的电磁搅拌使凝固前沿速度加快,有利于凝固组织的均匀细化。而采用多点供流的分流方式可以使铸锭内各处的铝合金溶质分布均匀并趋于铝合金熔体原始的溶质浓度,防止铸锭中心发生负偏析现象,得到质量较好的铝合金铸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