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虫啉和啶虫脒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杀虫剂,目前常用剂型主要是乳油和可湿性粉剂,而乳油等传统剂型需要使用大量的有害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极大地污染了环境。缓释农药制剂可使药物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有效的浓度范围之内,不仅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作用效果,而且还可降低给药剂量和毒副作用。目前缓释农药制剂的载体材料大部分采用聚脲、聚酰胺、聚氨酯等非降解性材料,又给环境增加了新的问题。聚乳酸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可逐渐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成为当今药剂载体材料中的一大研究热点。目前聚乳酸通常采用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工艺路线长,价格贵,致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为降低聚乳酸的成本、扩大其应用范围,本论文采用直接缩聚法合成的低分子量聚乳酸为载体,采用简易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微球和聚乳酸/吡虫啉、聚乳酸/啶虫咪载药缓释微球,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微球粒径的影响,并对微球释药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以D,L-乳酸为原料,采用直接缩聚法合成聚(D,L-乳酸),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以甲苯为溶剂,使用3%对甲苯磺酸催化剂,溶液缩聚制备聚乳酸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140℃,聚合时间29h,单体溶剂体积比为:乳酸:甲苯=1:4,最终得到黏均分子量在18700左右的聚乳酸。2.以溶液缩聚法制得的低分子量聚(D,L-乳酸)(数均分子量5600)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微球,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乳化温度及时间、聚乳酸浓度、水油相配比、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微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浓度增加,微球粒径增加;增加聚乙烯醇浓度和水油相比例,微球粒径降低。当聚乳酸浓度8.0%,聚乙烯醇浓度1.00%,水油相配比2:1时,所得微球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光滑完整的球形。3.在上述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吡虫啉、聚乳酸/啶虫脒载药缓释微球,并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绘制了吡虫啉、啶虫脒的标准曲线,探讨了聚乳酸/吡虫啉、聚乳酸/啶虫咪缓释微球的释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载药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