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多酸DTPA类磁共振成像对比剂的合成与弛豫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Li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临床诊断新技术。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是MRI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目前的磁共振成像检测来说,30%以上的MRI诊断都需要造影剂来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的成像对比度和清晰度。Gd-DTPA(马根维显,MagnevistTM)是临床上应用最早也最为广泛的MRI对比剂。但是,Gd-DTPA在生物体内的对比时间短、渗透压较高、无靶向性,且容易引起肾细胞的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fibrosis,NSF)。以常用的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和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配体为基本骨架,主要从非离子化、靶向性和大分子化三方面对多胺多酸类配体进行修饰改性,一直是MRI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DTPA骨架上,分别引入亲脂性的杂环和不同聚合度的窄分子量分布低聚壳聚糖,再分别与Gd(Ⅲ)、Mn(Ⅱ)进行络合,从靶向性和大分子化两方面对造影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以下3个部分:   第一章:综述MRI的发展和基本原理、MRI造影剂的分类、基本要求、研究进展和趋势等;   第二章:以杂环化合物对DTPA进行修饰,再与Gd(Ⅲ)进行配位,得到新型的钆基配合物作为潜在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通过红外(IR)、核磁波谱(1H NMR)、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分析手段表征配体及配合物的化学结构。研究了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结构稳定性。采用反转恢复序列测定配合物的纵向弛豫率R1,并与Gd-DTP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成的配合物水溶性良好、分子结构稳定,R1(5.12mM-1·S-1)高于市售的造影剂Gd-DTPA(3.64mM-1·S-1);   第三章:以不同聚合度的窄分子量分布低聚壳聚糖对DTPA进行修饰改性得到新的配体后,再与人体内微量元素Mn(Ⅱ)进行配位,得到新型的锰基配合物。通过IR、1H-NM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结构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采用反转恢复序列测定配合物的纵向弛豫率R1。并采用多层自旋回波序列研究了配合物的核磁共振体外成像,与Gd-DTP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分子量范围内,锰基配合物的R1随着所修饰的壳聚糖的分子量增加而增加。Mn-DTPA-CS8和Mn-DTPA-CS11的R1(分别为5.60和7.21 mM-1·S-1)高于Gd-DTPA。配合物体外成像图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也远远高于Gd-DTPA。   第四章: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MRI造影剂研究的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都是从农业开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因而农业对于我国来说,其地位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科技化和信息化带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逐步代替人工,进行农业种植和管理,解
本文研究了以生物质葡萄糖为电子给体Pt/CdxZn1-xS固溶体光催化NaCl盐水制氢反应的一些规律,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探寻光催化反应的最优条件以建立高效的光催化盐水制氢体
人们已经认识到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各种危害并且逐渐关注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作为简便、经济、快速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性能优良的新型显色剂的合成及
我国汤丹铜矿是一座高碱性脉石型的难选氧化铜矿,矿石平均品位仅为0.46%,而碱性脉石含量高达40%。“氨浸-萃取反萃-电积"工艺是从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中回收铜的有效工
石墨烯(graphene)是单层碳原子以六角边形排列的二维石墨晶体,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与优异的性能,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新星。金属纳米粒子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因而一直备受学
NorrishⅡ型光化学反应是指含有γ-H的羰基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γ-H迁移,生成1,5-双自由基化合物,随之C-C键断裂形成烯烃或酮。该反应是一种优良的光环化反应,在有机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