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普通大学生的有氧工作能力进行测试,以此来评价大学生心肺功能和运动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用于测试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的方法,主要是1000m跑,此方法的有效性已经被部分学者所质疑,而国外现有的一些测试方法如12min跑、20m往返跑等均已被证明,相对于1000m跑测试成绩而言,它们的测试成绩与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的相关性更高,但12min跑与20m往返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美国学者James D. George等就开始了对跑台慢跑试验评价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的研究,并建立相关的回归方程,而国内对此方法的研究还甚少。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跑台慢跑试验,对比1000m跑,台阶试验,探讨跑台慢跑试验用于评价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的可行性,为评价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本研究随机选取湖南大学19~22岁普通在校男大学生共70人,运用文献资料法、试验测量法、数据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他们的有氧工作能力和体力活动时间分别进行测试和调查。选取其中的9人进行1000m跑测试,监测其前后血压、血乳酸、心率等各项生理数据的变化,另外的61人,分别进行功率自行车实验、台阶试验、跑台慢跑试验(设定了两种运动负荷,分别是8km/h和11km/h),同样记录各项生理数据,结合在体质测试中1000m跑的成绩,对各项生理数据作出比较,且对相关的评价指数作出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的结论为:跑台慢跑试验评价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的相关系数高、且运动量适中,适用于对普通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价。其中11km/h跑台慢跑试验用来对受试者进行最大摄氧量的评价其相关系数最高(R=0.74,P≤0.01),而8km/h跑台慢跑试验评价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的方法效果次之(R=0.689,P≤0.01)。跑台慢跑实验推测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高于台阶试验(R=0.670,P<0.01),而1000m跑(R=0.646,P≤0.01)用来评价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的相关系数是最低的。这同时说明了James D. George等的实验研究,回归方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可以运用到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