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但有关文人的传记著作却产生较晚,数量也不多。约在晋末宋初,文坛上诞生了第一部文人传记——《文士传》。此书记载战国至南朝宋代文人雅士事迹,搜罗广泛,规模庞大,在六朝、唐、宋间影响颇大,并直接开启了《唐才子传》等文人传记的先声。其中不少资料对我们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和后世文人传记的编撰,具有极大价值。可惜这部《文士传》从宋代开始散佚之后,一直未受重视。周勋初先生曾将存世之佚文搜辑为《张骘〈文士传〉辑本》,朱迎平先生作过《第一部文人传记〈文士传〉辑考》,今人的专题研究仅此两例。本文在周先生辑本的基础上,对今存佚文进行了辨析,力使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文人传记的轮廓和价值能较为清晰地再现出来,使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一部分,两汉魏晋时期的“文士”沿革考证。文章首先整理了笔者所能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文士”一词进行词源、词意的考证,揭示它在两汉魏晋时期的所指,“文士”经历了一个由“辩士”到“文吏”、“文学侍从”的逐步转变及具体化的过程。然后笔者探讨了文士阶层的产生和发展,认为文士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和阶层最早出现在汉代,魏晋时期其数量急剧增长,地位也显著提高。 第二部分,张骘的“文士”定位。张骘在《文士传》中提及和引用了许多“文士”的代表作品,主要包括诗赋、应用文章及学术专著。以创作成就看,张骘眼中的“文士”乃是有著述者,其中他又特别强调和推崇诗赋纯文学创作优异者。其次,这些人多为有官职者,且他们的职位较为集中:任职内廷、充当东宫侍从、充当公卿属吏。这些职官的职责品第反映了魏晋文士的社会地位相对于汉代较高,然实质身份仍是侍从。张鹭《文士传》所谓“文士”乃是一批以文供奉人主,取悦人主的文吏和文学、学术侍从,不同于今日社会地位独立的文学家。第三部分,《文士传》的价值分析。首先是文学史价值。《文士传》是汉魏六朝时期野史杂传的佼佼者,是史学走向文学的代表作。《文士传》直接详尽地记载了当时活跃于吴地的文人,那个创作队伍远比今人印象中的要庞大。这些记述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当时的地方文坛状况,从而能对整个文坛面貌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其次,文学批评史价值。《文士传》是较早从文学批评意义上使用“摘句评”方法的文献,且为后世诗话之渊源。再次,史料学价值。书中保存了大量不见于他书的珍贵史料,弥补了正史中名家生平资料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