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著中国通史》是我国二十世纪初期著名史学家吕思勉一部史学论著。该书系抗日战争期间吕思勉为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纂写而成,1940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上册,下册受当时条件限制于1944年出版。以该书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探讨吕思勉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不仅对于我们把握吕思勉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探讨其断代史、专门史与通史之间的关系,以及推进当今史学大众化和展望21世纪中国通史撰述在形式和内容的更好表述等方面具有必要性,而且通过对其研究,总结吕思勉通史撰述的成就,有助于分析和总结20世纪新型中国通史在体裁、体例方面的创新成就,进而分析体现在通史编纂与撰述中的历史观的变化和发展,展示通史撰述对于中国史学的重要意义。吕思勉所处人文地理环境优越,文风浓厚,且经过扎实的国学基础训练,其丰富的教学积累为他后来编写中国通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生著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和四部断代通史,从内容、体例、收集史料等各方面对中国通史的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吕著中国通史》编纂的历史背景,一是民族日益危机,国家濒临灭亡;二是史界革命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三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吕著中国通史》的纂写特点及史学价值主要表现为:一、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纂写通史,倡导文字改革用白话文撰写通史;以进步史识考证驾驭史料,融合社会学知识纂写通史。二、适应通史内容需要,进行体例创新,融合典志体和纪事本末体优点纂写通史;历史断限眼光独到,标目简洁明了,给后人提供了借鉴。三、突出时代特点,多处体现了吕思勉经世济时的史学思想,是其实现自己经世济时思想载体和实现理想的具体体现。四、该书是吕思勉文化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注重在历史事件和王朝兴衰的背后文化现象所产生的作用,其读者群有明确的针对性,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历史教科书。纂史目的对象明确注重对文化史的阐述。五、该书上半部分别以专题的方式叙述社会文化史内容,叙各项古今递变、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特别是政体、阶级、官制专题叙述到吕思勉所处的历史时代,下半部主要讲述历代政治历史的变革与得失,通贯各个年代,周瞻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