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合成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敏感性水凝胶材料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出发,通过考察不同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加料顺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改进工艺条件及其它实验条件,分别用Ritter法和酰氯法制备了目标产物NIPA,研究了合成过程中各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找到最佳合成工艺。并进一步以NIPA为接枝单体,生物相容性能优良的壳聚糖(CS)为基料,采用化学引发法和γ射线辐照引发法制备了CS/NIPA接枝共聚水凝胶材料,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与接枝效率以及其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的变化规律。并把所制备的聚合物选择其LCST在35℃、38℃(即在人体温度之下、之上)的聚合物用于盐酸小檗碱的控制释放,考察了释放行为。结果如下:1.Ritter法合成了NIPA。以丙烯腈和异丙醇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制备了NIPA。结果表明在石油醚做溶剂条件下,把丙烯腈和异丙醇混合均匀滴加到浓硫酸溶液里,按照腈醇摩尔比为2:1,酸醇摩尔比为1.25:1,反应3.5h,反应温度为60℃时产率最高,在67%以上。2.酰氯法合成了NIPA。以石油醚为溶剂,丙烯酸和二氯亚砜常温下反应制备丙烯酰氯,然后按照丙烯酰氯,异丙胺,三乙胺的投料比为1:1:1,冰盐浴下反应0.5h得到目标产物NIPA,产率在76%。3.两种方法合成的产品重结晶以后都为白色针状晶体,用熔点测试法测得其熔点在65—66℃,用IR、~1H NMR、GC—MS表征检测表明确实为目标产物NIPA。4.用过硫酸铵引发接枝聚合反应,制备了CS/NIPA接枝聚合物,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得了产物随温度变化时其透光率的变化,找到其LCST。得出接枝聚合物的接枝效率与接枝率以及产物LCST变化的影响因素,表明接枝率在60%以上时,接枝产物会有LCST的突变点。5.用γ射线辐照引发接枝聚合反应,制备了CS/NIPA接枝聚合物,考察了辐照剂量为250-4000Gy时所得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以及不同CS/NIPA配比得到的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与接枝效率的关系,并考察不同条件下得到的接枝聚合物LCST的温敏点。结果表明当接枝率达到70%以上时,就有温敏性了;而且随着接枝率的增大LCST增高。6.以壳聚糖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做辅料,研究了其对盐酸小檗碱在模拟人工胃液条件下的溶出释放。结果表明,其做为药物缓释辅料有良好的缓释作用;聚合物LCST低于人体温度时缓释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