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酸对水稻胼胝质及其酶的调节及在抗褐飞虱中的作用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wangh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 (Hemiptera:Delphacidae),属半翅目飞虱科,为水稻单食性害虫,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许多水稻生产国的主要害虫。化学药剂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在褐飞虱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为最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途径。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植物在遭遇逆境胁迫时往往通过积累ABA而激活植物体自身的抗逆免疫系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水稻中植物激素在抗褐飞虱机理的研究中均忽视了ABA在褐飞虱侵入水稻早期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外源ABA处理水稻并接种褐飞虱后胼胝质沉积及其酶的变化,以及对褐飞虱取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水稻抗虫性的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外源ABA处理水稻对褐飞虱取食行为(EPG)的影响ABA处理后,提高了刺探总次数N1波的次数;延长了N2波的持续时间:缩短了N4波的持续时间,表明外源ABA处理后水稻抗虫性显著上升。2、外源ABA处理并接种褐飞虱后对水稻胼胝质沉积部位和面积的影响ABA处理后,感、抗虫品种水稻叶鞘胼胝质主要沉积在木质部,其次在导管周围;褐飞虱取食后,IR42的表皮组织、维管束鞘和机械组织中也出现胼胝质沉积,这表明ABA增加了褐飞虱取食后的IR42中胼胝质的沉积部位。ABA处理并接虫后,胼胝质沉积面积较不接虫有所上升,表明ABA处理及褐飞虱取食进一步促进了抗虫水稻胼胝质的合成。3、外源ABA处理并接种褐飞虱后对水稻胼胝质酶活力的影响胼胝质酶有水解酶和合成酶,褐飞虱取食前后,10 mg/L和20 mg/LABA处理后0.5h、1h、3h、6h、12h、24h、48h、72 h后肼胝质水解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0 mg/L),而胼胝质合成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10 mg/L和20 mg/L外源ABA处理0.5h、1h、3h、6h、12h、24h、48h、72 h后,胼胝质水解酶活性显著降低,合成酶活性显著增加,从而利于胼胝质的合成。
其他文献
柑桔黄龙病是柑桔产业的毁灭性病害,而柑桔木虱DiaphorinacitriKuwayama是传播柑桔黄龙病病菌CandidatusLiberibacterasiaticus的主要媒介。由于迄今尚未发现能有效防治柑桔黄
本文通过对广州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区资环学院农场花椰菜大田采用不使任何农药自然控制、生物农药防治区和常规化学农药防治三种处理方法,开展了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系
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目前存在偏重规模速度的弊端,未来适应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背景,区域高等教育要为本地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均衡开发服务,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建
本实验室以大环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目前已经合成出了具有较好杀菌活性的数个系列化合物。根据以往的研究,本课题组王道全教授提出了“大环构象适应说”,在一定的距离内具有一个氢
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属于黄单胞科(Xanthomonadaceae)、溶杆菌属(Lysobacter),是一种不同于芽孢杆菌和假单胞杆菌的重要生防革兰氏阴性细菌。该菌能产生多种胞外
苯噻菌酯[(E)-2-[2-(5-甲氧基苯并噻唑-2-硫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试验代号:Y5247)是由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课题组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QoI类杀菌剂。已知QoI类不同的
教育信息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的"开放式课程网页计划"的运行机制,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