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的生存因素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体现在美术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全国范围内的各类院校都在大力发展美术类专业。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学习绘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美术教育产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高校美术学专业的中国画方向,从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到教学课程的安排,受西方绘画思想意识的影响,失去了自身定位。在高考的科目设置中没有涉及中国画基础的科目,导致学生在最初确立观察、理解方式的阶段偏离了传统意义的中国画审美标准;在专业课的设置上,目前大部分中国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基本上与西画专业课程同步而且相似,忽视了中国画的专业特点。中国画教学的发展原则,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遵循传统的研习方式并加以改进与完善,同时结合当前学院教学的实际情况才可以解决问题。本文概括介绍古代中国画的传承模式以及研习方法,结合当前中国画教学的现状,继而提出改进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几方面观点。立足传统,力求完善与发展当代中国画教育教学模式。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师承关系,特别强调师徒之间的精神传承。学生不仅要向老师学画,更要学做人。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体悟性的学习方式是中国画得以健康传承的正确途径。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学习绘画有系统的方法、原则。南齐的谢赫著有我国现有的最早一部画论,其中的“六法论”是最有价值的。“六法论”给中国画提供了系统的评判标准。研习中国画都应该以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支撑。它是对中国画高低优劣的一种概括的诠释。当今院校教学对于中国画的传授,也应该根据这一传统的标准。首先让学生从正确的出发点去认识中国画,既要从客观的画面效果去判断,又要理解到画家的精神本质,这样学生对传统中国画就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便于深入学习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的学院派美术教学西化的程度非常高,部分院校在中国画教学中提出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比重的意见都未能充分实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中国画教学,应该让学生客观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真正意义的中国画。所以,改进当前的中国画教学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一、大型展览的导向:展览更应该鼓励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让更多具备文化底蕴的文人画进入展览,丰富绘画的风格、提升人们的审美追求。这种权威性学术活动的导向,将对中国画的教学与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教学制度与课程设置:将四年的本科课程安排以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为主线,以培养明确的艺术观念为目的,让学生的绘画思想得到初步确立,掌握一定的绘画技法,做到既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同时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才是大学本科应该明确的任务。三、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在师资方面高校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以及深厚的艺术修养,让高校的学术氛围更浓厚,更健康。四、调整美术专业考试内容:中国画专业入学考试调整的首要一点就是添加真正与中国画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