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蓝根多糖是从板蓝根中分离纯化具有免疫活性的一类物质。近来有不少研究者对板蓝根多糖进行了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证实板蓝根多糖具有抗病毒、清除氧自由基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承担对抗原物质的摄取、加工,并将抗原肽呈递给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启动免疫应答的关键因素。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具有诱导初次免疫应答的独特功能,能有效刺激初始型T细胞的增殖,在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控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另有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也是植物多糖发挥作用的靶细胞之一。为探讨板蓝根多糖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本课题采用分离小鼠骨髓来源造血干细胞,以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其分化为DCs亚群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板监根多糖对不同DCs亚群的调控作用,现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归纳如下:一、DCs亚群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方法的建立:从小鼠体内收集的骨髓细胞经贴壁法纯化后,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诱导,其中DCo细胞在含有rmGM-CSF和rmIL-3的培养基中诱导,DC1在DC0培养基的基础上增添了IFN-γ和rmIL-12, DC2在DC0培养基的基础上增添了rmIL-4。隔天半量换液,连续培养7d。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DCs亚群形态。结果发现,经过细胞因子诱导的各DCs亚群均为典型的树突状细胞;二、检测IRPS对DCs亚群作用的最件增殖浓席:采用CCK-8法分析不同浓度的IRPS作用后的DCs各亚群增殖情况。结果发现经适宜浓度IRPS作用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增殖,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三、经RPS作用后的各DCs亚群形态:运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各DCs亚群形态,发现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至IRPS组较对照组细胞量明显增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Dc0亚群、Dc1亚群和DC2亚群细胞经过IRPS作用后都有明显的细胞形态变化,均表现为典型的树突状特征,树突明显增长、变粗、增多;四、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以同种异体的BALB/s小鼠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DC作为刺激细胞与淋巴细胞以1:6.6的比例混合,用CCK-8法检测增殖情况,结果表明,DC各亚群都具有很强的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与不加DCs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经IRPS刺激后,DCo亚群、DC1亚群和DC2亚群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增强;五、ELISA法检测各DCs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试剂盒采用的是蛋白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来检测各组细胞因子,结果显示DC1组高表达Thl型细胞因子IL-12,与DCo组和DC2组比较,经IRPS作用后,DC0组和DC2组中IL-12的量显著性下降,DC2组分泌IL-4的量显著降低,各组产生的IFN-γ量无显著变化,说明IRPS可以抑制DCo和DC2亚群Thl型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抑制了DC2亚群细胞IL-4的分泌,IRPS抑制了DC2亚群促Th2的分化。六、检测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泌的细胞因子:未经IRPS作用的DC各亚群刺激淋巴细胞分泌IL-12的量没有显著性差异,DC2组表达IFN-γ较少,分泌IL-4的量与DC0和DC1相比显著性较多,而经IRPS作用后的DC1亚群刺激淋巴细胞分泌IL-12IFN-γ的量显著性升高,DC2组淋巴细胞分泌IL-4的量显著性降低,说明IRPS促进了Thl的分化,抑制Th2的分化;七、流式细胞术检测各DCs亚群表面分子的表达:IRPS可以显著促进DCo亚群、DC1亚群和DC2亚群CD11c、MHC-Ⅱ和CD80的表达;促进DC1亚群CD86的表达,且经IRPS作用后,DC1亚群与DCo亚群和DC2亚群比较,高表达MHC-Ⅱ、CD80和CD86;对于CD54的表达,各亚群没有显著差异,IRPS作用后也无差异。全文结论1、成功诱导山DCo亚群、DC1亚群和IDC2亚群;2、IRPS在0.4ug/ml时显著刺激DC的增殖,促进DC形态和功能的成熟;3、IRPS增强DC1亚群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DC1促Th1的分化,抑制DC2促Th2的分化;4、IRPS对于小鼠DC增殖和分泌IL-10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而其分泌的IL-10可能是双向免疫调节的关键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