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译理论指导下信息重组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释译理论是交替传译中常用的理论。口译员进行交替传译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无稿的即兴演讲(impromptu speech)口译时,经常会遇到发言人所述内容逻辑关系不清晰,话语不完整的情况。若将其原话直接翻译,容易造成意思表达不明确的现象,影响口译质量。因此,对于此类情况宜采用释译理论的脱离语言外壳和信息重组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在本实践报告里,笔者结合在中国最大的VR(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A公司的设备说明会的口译实践经历,探讨了释译理论指导下信息重组在交替传译中的具体应用。本报告在开篇部分对本次实践活动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对交替传译中使用脱离语言外壳和信息重组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笔者针对相关专家学者所论述的信息重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类,根据使用方法类型的不同,对口译录音转写的译例所使用的信息重组方法进行分析。本次翻译实践主要运用了省略(Omission),压缩(Compression),增译(Extension)三种方法。本实践报告探讨了这三种方法的具体使用形式以及使用效果。通过分析得出:采取信息重组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还能大大提升翻译的质量。
其他文献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TM)是目前杀虫活性最高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储粮害虫防治中。本论文开发了农药靶器官毒性鉴定和系统评价的系列模型,确定了
利用IEEE802.15.4协议标准和ZigBee网络技术,构建了ZigBee无线传感网络。通过芯片CC2431定位引擎,计算出移动人员的位置坐标并经过网关上传至上位机,实现医患人员的实时定位。
使用定理直接判断方阵A是否存在LR分解的计算难度系数为O(n^3),文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算法,将计算难度降为O(n^2)。给出了设计思路及推导方法,并用Matlab实现了两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