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PAGE)对小尾寒羊、滩羊、甘肃高山细毛羊、青海细毛羊、甘肃藏羊、青海藏羊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红细胞蛋白质(Ep)、酯酶(Es)、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等9个蛋白(酶)位点进行遗传性检测;目的在于对小尾寒羊的血液蛋白(酶)多态性进行全面的了解,用血液蛋白(酶)的遗传特征分析这些遗传特征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的相关性。其次运用血液蛋白多态性这一遗传特征,通过计算基因频率、Nei氏预期遗传杂合度、基因多样度、遗传距离、遗传相似系数等,来探讨各绵羊群体的遗传变异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小尾寒羊与其它绵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检测结果表明:在9个蛋白(酶)位点中,各品种或类型中Hb、Tf、Es存在多态性,AIb和Pr全部呈现单态;AMY在小尾寒羊、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中呈单态,在青海细毛羊、青海藏羊、甘肃藏羊中存在多态性;而Ep在小尾寒羊、青海细毛羊、青海藏羊、甘肃藏羊中存在多态性,在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中不存在多态性;在LDH中,除青海藏羊LDH中没有出现LDH4外,其余品种或类型都存在LDH1、LDH2、LDH3、LDH4、LDH5五种LDH的同工酶。AKP检测效果未作分析。 小尾寒羊血液蛋白位点多态性与其多羔性的关系为:其Hb位点HbB基因、Tf的TfC基因、Es的Es-基因与多羔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Ep是否可作为小尾寒羊多羔性的遗传标记,需进一步研究探讨。但所有标记位点与目前所研究的多胎基因FecB等主效基因均不连锁,但存在相关性。因此,关于有些血液蛋白位点可作为绵羊多胎性的遗传标记物,还需要深入研究,以更有效地揭示绵羊多胎性与有关主效基因的关系。从Nei氏预期遗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来看,甘肃藏羊和青海藏羊的群体内遗传变异相对较大(2.0377,2.1972);青海细毛羊群体遗传变异程度比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大(1.8561,1.8066);小尾寒羊群体遗传变异程度在两细毛羊品种之间(1.8184);滩羊地方群体遗传变异程度在所有群体中最小(1.7188)。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遗传关系最近(0.0036);由于历史原因小尾寒羊导入细毛羊基因,与两细毛羊品种遗传距离较近(0.0062,0.0053);滩羊与甘肃高山细毛有较近的遗传距离(0.0071),而与青海细毛羊关系较远;甘肃藏羊、青海藏羊与其它绵羊的亲缘关系较远,它们的遗传距离比较近(0.0147),因为它们是藏系绵羊的两个地方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