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十年代以来,一些中国学者面对汹涌而来的大众文化,开始对中国大众文化问题进行探讨。或褒、或贬,但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或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产生、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其现实的功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本文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基于西方大众文化在中国大众文化产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分析了一些西方学者对大众文化的不同认识、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此的论述,并尝试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将当代大众文化从其萌芽到成熟分为三个时期。 第二部分,首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进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社会各要素整合的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然后,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的生活实践,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概括。 第三部分,首先立足于当代中国所处历史阶段,概括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积极功能,阐述了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然后概括了其功能的消极方面即负面影响。对此论述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即其内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在内容、方向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即其商业性、世俗性、娱乐性与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在本质上的相悖。 第四部分,阐述了如何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首先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系统中的大众文化进行分析,提出大众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围绕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健康发展展开。然后具体分析了推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中几个问题,即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树立正确文化观;坚持综合创新原则;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及尊重大众文化发展规律;处理好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