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中差异性表达lnc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讨外周血lncRNAs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发病中的作用。2.探讨KIM-1、NGAL及IL-6对早期鉴别诊断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价值。3.检测miR-4321和miR-4270表达水平在脓毒性AKI不同时间点变化。方法1.选取3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和3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ncRNA芯片筛查差异表达的lncRNAs,对目标lnc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清洁级SD雄性大鼠,尾静脉注射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悬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悬液(浓度为1.5×10~8CFU/mL,注射量为0.1mL/100g),制备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15只),大肠埃希菌组(E.coli组,15只),金黄色葡萄球菌组(SA组,15只)。实验组均按照6h、12h、24h、48h、72h时间点随机分为5个亚组。收集血液和肾脏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KIM-1、NGAL、IL-6;免疫组化法检测5个时间点3组动物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3.在大肠埃希菌组RT-PCR法检测肾组织miR-4321和miR-4270表达量。结果1.芯片筛查结果提示lncRNAs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出现差异性表达,最终确定30,586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26,109个差异表达的mRNA(≥2倍的变化)。其中,与对照组比较,5361个上调和5928个下调差异性表达的lncRNAs。通过基因本体论(GO)和KEGG通路分析。GO分析表明差异表达的lncRNAs与细胞分化、免疫系统的发展、Toll样受体4信号传导途径、炎性反应、Wnt信号受体信号途径等相关联。KEGG信号通路表明,上调的lncRNAs对应33条通路而下调的lncRNAs对应17条通路。途径分析显示,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途径,TGF-β的信号传导途径,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Wnt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途径等炎症反应显著富集。2.ELISA结果检测显示,大肠埃希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血KIM-1、NGAL、IL-6水平6h已达高峰,6h、12h、24h、48h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肠埃希菌组血清KIM-1、NGAL、IL-6水平6h、12h、24h、48h均较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明显增高(p<0.05)。而血清BUN、Scr值12 h明显上升,48h达高峰,比血KIM-1、NGAL升高时间延后。肾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12h、24h、48h大鼠肾间质充血程度、肾小管扩张程度均较大肠埃希菌组有所减轻。3.大肠埃希菌组miR-4321和miR-4270表达水平在注射6h后下降,24 h达到高峰,在48 h表达水平相比24 h表达水平降低。随着疾病时间的延长,miR-4321和miR-4270的水平显著高于在6h、12 h、24h、48h表达水平(P<0.05)。结论1.循环lncRNAs的改变密切地参与脓毒症AKI的发病机制,并且可以作为新的候选生物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脓毒症AKI和进一步治疗的潜在目标。2.血KIM-1、NGAL水平变化能早期反映肾功能变化,早期检测血清KIM-1、NGAL、IL-6水平对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鉴别诊断有意义。3.miR-4321和miR-4270水平在脓毒症AKI不同时间点差异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