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元素,在氮、磷的外源输入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底泥中的氮、磷的再释放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底泥中影响氮、磷释放的因素开展研究,但是过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DO、pH、温度等因素对氮、磷营养盐动态变化的影响,然而对光照和水流对底泥中氮、磷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却很少,故有必要研究光照和流速大小对底泥中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完善沉积物中氮、磷动态变化理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对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调控、水产养殖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该研究通过对大亚湾所采集到的底泥柱样品进行氮、磷垂向分布测定与研究,在室内模拟了不同光照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中氮、磷释放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尽管大亚湾海域属于贫瘠型水域,但是通过对澳头、深水港、以及虎头门三个点的底泥取样,对底泥、孔隙水中的氮、磷营养盐的浓度进行测定表明大亚湾典型水产养殖区附近沉底泥中氮、磷营养盐浓度含量较高,使大亚湾水产养殖海域称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污染内源。采用经典菲克扩散定律,计算了三个测站的氨氮、DRP的年释放量,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湾处的水产养殖区域氮、磷污染非常严重。在海产品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为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水产养殖环境管理和预防措施,以保证良好的大亚湾海域水生态环境质量。(2)光照对底泥中氮、磷动态变化没有直接的影响,光照对底泥中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覆水中的浮游植物。通过浮游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来影响上覆水pH的变化以及其他的物理化学作用来影响上覆水中氮、磷的赋存形态。将大量的无机磷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储在生物体内。光照对底泥中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没有其他因素强烈。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上覆水中浮游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也相应地加强,这促进了浮游微生物对水体中氨氮和DRP的吸收。光照强度与上覆水中氨氮和DRP浓度呈现负相关性。当水体中营养盐的浓度充足时,光照充足能够明显加强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3)水流对底泥中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通过对底泥的扰动而促进沉积物向上覆水中释放营养盐,二是促进水体中DO向底泥中的扩散。特别是水体中消耗的DO得不到有效补充时,水流能够促进沉积物向上覆水中释放营养盐。DO对底泥中磷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较大,而DO对氮的释放影响较小,DO主要影响氮在上覆水中的赋存形态,故在浅水区溶解氧充足时,水流对氮释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理作用上。底泥中氮、磷的释放速率与流速具有较好拟合关系,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适当的拟合方程来描述氮、磷释放速率与流速的关系。在溶解氧充足时,流速对底泥中氮、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理作用上,而当溶解氧不足时,流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化学作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