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互联网科技为代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发生重大变革,一种新兴的交易形式——网络商品交易以其便捷高效等特点日益融入我们生活,它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对生产、流通、消费等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其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超出了信息技术和商业本身,成为新形势下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巨大。我国网络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仅仅十多年时间,已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网络商品交易规模已达10.2万亿元。在我国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也如影相随、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网络市场的正常秩序,妨碍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保障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网络市场秩序,而这就有赖于相关部门对网络商品交易的监管。对各个相关职能部门来说,网络商品交易属于新生事物,对网络商品交易的监管是个新兴领域,与传统监管相比,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在职责划分、监管方式方法上都有显著不同。本文主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监管理论,并结合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的实践,对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的监管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先是阐述了一些基本的概念,然后介绍了当前我国网络商品交易发展及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对策。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研究: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查阅和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有关的书籍、期刊、论文以及网络资源,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中搜集到的各种相关材料,系统研究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二是实地调查法。利用自身工作优势,从实际出发,从监管实务入手,掌握一线监管执法一手材料,加以分析提炼。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监管问题加以提炼,继而提出问题。三是对比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