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电影歌曲时间意象研究(1930-1949)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wq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的文艺创作也紧随时代的变化,出现了大量反映现代性的优秀作品,早期的电影歌曲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与发展。早期电影歌曲,特别是早期电影歌曲中的时间意象,不仅仅对电影和流行音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美学“现代性”乃至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早期电影歌曲的时间意象主要有“春”、“四季联套”、“月”、“夜”、“傍晚”、“早晨”等等。这几种时间意象根据自身所承载的内蕴表达出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文化及现代精神。例如,“春”和“晨”用反衬的方式表达出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夜”则通过无情的批判揭露了社会的现实,传达出当时人们在黑暗中挣扎彷徨,但又努力抗争的精神状态;“傍晚”和“月”两组意象尽管表达的方式和内容不同,但是二者都象征着一种理想,希望能够描绘出静谧和谐、稳定美好的社会生活。早期电影歌曲的时间意象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通过感时起兴、创造时间场、隐喻象征等抒情叙事方式,创造出了一系列艺术奇葩。另外时间意象对电影文本的叙事也有推动作用,电影歌曲是电影创作的一种有机组成部分,时间意象所表达的文化内蕴与电影情节的发展、主题的升华相互印证,共同发展。另外与小说和诗歌的叙事一样,早期电影歌曲时间意象的叙事特点是我国叙事方式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现代叙事方式的发展变化。这种现代叙事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的叙事手法,使中国文学叙事方式出现多样化。早期电影歌曲时间意象在充分继承传统美学因子的基础上又有了极大的发展。它以现代的文化理念为支撑,以先进的叙事方式为手段,深切的关注社会和民生,表现出了极大的人文关怀,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貌,表现出了具有现代性的美学特征:对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除旧布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不我待的人生追求的向往。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面临着特殊的政治环境,民族解放成为首要任务。电影歌曲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民族意识驱使其为反侵略战争加油助威。时间意象所负载的主要文化内涵也更加具体和明晰了,不再有以往的焦灼与彷徨,而饱含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因此时间意象在内容上就明显的表现出新与旧的抗争与替换,把呐喊注入了电影歌曲的创作之中,并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不畏黑夜的勇气与精神。总之时间意象是电影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电影歌曲的整体风貌。研究早期电影歌曲中的时间意象,不仅能使后人认识早期电影歌曲的美学特征,并且对当今的电影歌曲——乃至流行歌曲——创作也具有借鉴的意义。
其他文献
文学可以分为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审美教育的资源构成离不开这两个方面的文学资源。中学语文课文文本的选择也应该兼顾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在课文选文上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从而
科学概念是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面
期刊
云存储以其强大的容错性、部署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维护的便捷性等优势,在各行业得到普遍推广和广泛应用,但是因云存储数据冗余保护的需要,高消耗是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