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来,我国轰轰烈烈地开展幸福教育研究,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数据体现,学生幸福感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幸福教育存在理论丰富但实践薄弱,重视课内但忽视课外的问题。因此,在校园活动中注重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对幸福教育的践行和落地是很有意义的。幸福校园活动研究应该成为幸福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初中幸福校园活动为对象,旨在以幸福教育为视角,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初中幸福校园活动开展的策略,力图为学校幸福教育的实践和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照。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提出进行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相关研究概念的界定;然后开展幸福校园活动理论研究,接着在长沙某初中进行幸福校园活动实践研究;最后提出初中幸福校园活动的策略。在幸福校园活动的理论研究上,首先从探讨幸福教育的起点和核心出发,然后提出幸福校园活动的目标如何确立,接着确定了活动的四项原则,并讨论了幸福校园活动中是如何提升幸福感,最后提出了评价的四个维度。在幸福校园活动的实践研究上,通过在一所初级中学进行调查访谈,从而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幸福校园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对初中生幸福感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重视度、参与度、投入度、意义性是衡量和评价幸福校园活动的四个维度。当四个维度均高时,学生获得的幸福感高,反之则不然。因此幸福校园活动的开展要努力在四个维度上下功夫。第二,学生幸福获得感高低对幸福感提升也有很大影响。任班干部的学生、善于交往的学生、有爱好特长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幸福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因此幸福校园活动的开展,要将眼光更多地投向幸福获得感较低的学生,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承担工作等方式,给学生搭建服务班级或他人以及表现自我、增强自信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最后,本文从丰富校园活动的内容、彰显校园活动的主体、加强校园活动的组织、创新校园活动的形式、改革校园活动的评价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开展初中幸福校园活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