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潜在催化氧化活性的核—壳型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2936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围绕微反应器的设计和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将化学反应限域在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微小空间内的特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液/液两相催化反应领域已初步显示其重要的应用前景。同时,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含硫尾气排放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至2011年,欧盟各国使用无硫汽油),传统脱硫方法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因此,许多科学工作者致力于研究新的脱硫方法,如吸附法、萃取法、氧化法及生物化学法等。其中,H2O2选择性催化氧化深度脱硫是典型的两相催化反应之一,该方法与萃取相结合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深度脱硫法之一。因此,有目的的构筑新型的将反应器与萃取器集于一体的两相催化微反应器是很有必要的。本实验室以高分子微凝胶作微反应器制备复合材料的优势在于通过模板的空间限域和调控作用实现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的控制,获得各种具有特异表面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从而实现纳米尺寸微粒和大尺度模板间的有效复合。结合该复合材料的优势和特点,本研究根据H2O2催化氧化深度脱硫的基本原理,构筑新型的具有潜在催化氧化活性的两相催化微反应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表征。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以乙烯基吡咯烷酮(VP)、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促进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三元高分子微凝胶P(AM-MAA-VP)。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高分子微凝胶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VP、BA、APS、TMEDA等因素对高分子微凝胶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制备得到核-壳型高分子微凝胶和类蜂窝状高分子材料。(2)分别采用胶体溶胀模板法、静电相互作用法及气/固界面原位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形貌各异的核-壳型P(AM-MAA-VP)/SiO2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微球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能谱分析仪(EDX)对复合微球的晶型和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上述三种方法所得复合微球的形貌和结构的差异主要在于微球表面SiO2颗粒大小不同以及微球表面变形程度不同,这种差异可利用各种方法本身使模板微球的溶胀行为以及SiO2微粒形成机制的差异性得到解释。这些方法制得的复合微球材料兼顾了微米级微球易于分离和纳米级微球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特点,同时,这种方法对于通过改变模板微球及沉积反应前驱体组成制备所期望的复合微球材料具有借鉴意义。(3)以P(AM-MAA-VP)/SiO2复合微球为模板,通过限域原位沉积相转移催化剂AEM于微球表面,制得P(AM-MAA-VP)/SiO2/AEM两亲性复合微球。该复合微球表面AEM担载量及表面形貌可通过调节AEM用量、水蒸气含量及模板微球形貌等因素进行有效调控。再将P(AM-MAA-VP)/SiO2/AEM两亲性复合微球进一步处理,将催化剂双核过氧钨酸类化合物引入到复合微球上,以期得到既含有相转移催化剂,又能储藏水溶性反应物的可重复使用的相转移催化微反应器。复合微球表面催化剂担载量以及表面形貌可通过调节双核过氧钨酸盐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因素得到有效调控。这种结构型多功能微球材料对于两相催化反应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2008年中国奥运脚步的接近,人们在盼望着奥运来临的同时,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人们更加期待3G业务的开放。那么3G移动运营商的竞争策略是如何演进的呢?3G移动运营商又是如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运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并对企业信息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商务成为传统企业盈利模式的有效补充。本文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电子政务与数字鸿沟,都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中的研究课题。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在行政领域的应用,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是这一应用的基本前提。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管理学、
河南开封东大清真寺历史悠久。寺内清碑文载:“大梁清真寺,在城之东南隅,乃教人礼拜祝国之所也,起于唐贞观二年……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勒赐增修建立碑记。”东大清真寺乃中原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应运而生,他们在各个方面与传统的农民工有着很大差别。媒体不仅参与了对这一群体形象的建构,而且其报道会影响整个社会
平菇是一种木腐型真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的健康食品,特别是粮食和豆类中通常缺乏的赖氨酸、甲硫氨酸在平菇中都很丰富。我国是食用菌生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被认为是继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后,在教育教学领域出现的又一新型教学手段,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也都在
本文介绍了端羟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的发展概况,简述了端羟聚丁二烯(HTPB)粘合剂及其性能,叙述了丁羟推进剂的进展及应用情况,指出了高能量、高燃速和无烟丁羟推进剂研究方
当斜拉桥向超大跨径发展时,研究其施工全过程正装计算理论和方法对于桥梁设计合理和结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评述,然后
本文以“两+N”结构为对象进行研究。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N”结构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与论述。本文主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两+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