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西土家族厄巴舞又称为“猴子舞”,是流传于湘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红石林镇马达坪村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土家族舞蹈。表演时着猴子面具,身穿棕树叶制成的舞蹈服装,象征猴子皮毛,以模仿猴子的舞蹈动作居多。因其舞蹈服装与土家族另一传统舞蹈,即有着“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的毛古斯相近,其舞蹈动作又与毛古斯舞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在经过田野调查后,认为“厄巴舞”与“毛古斯舞”正是一种“衍生态”与“原生态”的关系。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呈现“厄巴舞”的相关田野调查的资料,对“厄巴舞”做一个全面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在整体上对“毛古斯舞”和“厄巴舞”各自了详细介绍,试说明两者“原生态”与“衍生态”之间的关系,列举出了“厄巴舞”的十个舞蹈动作,并将这十个舞蹈动作与“毛古斯舞”中的部分舞蹈动作进行了详细对比,找出了两者间的异同,进一步说明了两者“原生态”与“衍生态”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了“衍生态”的“厄巴舞”在衍生过程中的创新之处;第三部分主要依托“厄巴舞”现象,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范式进行了思考与说明,指出了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上的一些困惑,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