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业求助是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后,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提升自我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一种重要自我控制学习理论。笔者通过修订东北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编制的初中生数学学业求助量表,形成高中生物理学业求助量表,对修订的高中生物理学业求助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修订后的高中生物理学业求助量表信效度良好,其信度系数为0.880,效度系数为0.868。通过对某市一所重点高中和一所普通高中共69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了当前高中生物理学业求助的状况:(1)总体上讲,学生普遍认为求助益处大于求助代价;求助学生代价显著高于求助老师代价,求助老师益处显著高于求助学生益处;采用工具性求助的倾向性最大,执行性求助的倾向性最小,回避性求助的倾向性处于两者之间;工具性求助同学显著高于工具性求助老师;学生的求助态度与求助行为显著相关。(2)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认为求助老师益处更大,在求助态度其它方面与重点高中学校没有显著差异;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倾向求助老师,重点高中学校学生倾向求助同学;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执行性求助、回避性求助的倾向性显著高于重点高中学校学生。(3)男生认为求助代价、求助益处均显著低于女生;男女生在采用工具性求助、回避性求助的倾向性方面无显著差异;男生求助老师的倾向性显著高于女生;男生采用工具性同学求助、执行性求助的倾向性显著低于女生。(4)在求助同学代价、执行性求助、回避性求助方面三个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求助老师代价、求助同学益处、求助老师益处方面,高一显著高于高二;在求助同学益处、工具同学求助、工具老师求助方面,高一显著高于高三;只在工具性老师求助方面,高二显著高于高三。(5)学业求助代价、执行性求助、回避性求助与学生的成绩显著负相关;在求助同学益处、求助老师益处方面,成绩中等学生显著高于成绩较好学生;在求助同学益处、工具性同学求助、工具性老师求助方面,成绩中等学生显著高于成绩较差学生;在工具性求助老师方面,成绩较好学生显著高于成绩较差学生。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分析发现:成绩较差学生较少采用工具性求助的原因是求助代价太高、益处太少、班级氛围不好、师生关系不好;成绩中等学生对他人的依赖性太强、学习习惯不好。根据原因提出相应改善策略,针对成绩较差学生:(1)摒弃求助代价高、求助无益的观念;(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被求助者要正确认识求助行为;(4)教师应营造团结向上、鼓励求助的班级氛围。针对成绩中等学生:(1)消除问的越多,消化吸收就越多的观念;(2)被求助者逐步消除求助者的依赖心理。所有学生在消除“求助即无能”观念前提下,正确运用工具性求助的策略:(1)求助前判断是否真的需要求助;(2)求助前能清楚阐述自己的问题;(3)选择恰当求助时间;(4)选好求助对象;(5)求助后及时感谢;(6)反思困惑是否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