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与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刑事诉讼法律的修改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下,以往被人们忽视的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也日渐被关注。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被害入学理论研究有了较大发展,关于对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以及提高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呼声渐起。近年,许多西方民主国家开始逐步调整刑事司法政策,从以惩治犯罪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强调被害人和犯罪人两者权利的平衡为刑事司法的中心。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建立起一套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既充分符合我国国情又普遍借鉴国际经验的刑事诉讼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实体权利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因此,笔者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相关概念、法理基础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立法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做了初步设想。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刑事被害人及其补偿”,本章对被害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做了深刻探讨,并对我国目前刑事被害人补偿现状进行了总结。从而确定了本文所要研究的被害人的范畴,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及其社会实际。第二章是“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概述了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接着归纳分析了理论界常见的七种不同的学说,并提出应当以国家责任论作为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法理基础,并对其他几种学说及其与国家责任论的联系作了相应分析。第三章是“刑事被害人补偿立法考察”,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立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且对联合国和欧盟的相关制度做了简单介绍,为下文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提供了经验借鉴。第四章是“中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之构建”,本章首先从保障人权、实现社会正义、增进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明的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在总结和比较各地关于刑事被害人补偿的具体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从基本原则、补偿对象、补偿限制、补偿的形式和范围以及标准、补偿的决策机关和程序诸方面对构建我国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做了初步的设想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