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师组卜辞语言文字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骨文自发现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成熟的学科即甲骨学。近年来卜辞分组研究已经成为甲骨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为甲骨文的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天地。我们所说的师组卜辞就是其中的一组。师组卜辞最早是陈梦家先生提出的,前辈时贤也做了很多研究,现在学界已基本认同师组卜辞是最早的卜辞,其时代上起武丁早期下至武丁晚期,属于第一期卜辞。从字体上可分为三类,各类的特点非常明确。但就现在的研究来看,学界对师组卜辞的语言文字的研究还不够,应继续深入研究。师组卜辞既然是最早的卜辞,那么它必然带有一些早期的特征,这就使得该组卜辞非常引人注目。而这些特征在语言文字方面表现得犹为突出:在文字上独体字比重较高,字形更具象形性;在词汇上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复音节词比较少,也相对简单;在语法上已经基本具备了甲骨文的语法格局。了解和研究这些特征对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甲骨文,了解中国早期文字,是很有帮助的。本文共分为四章,从多个方面对师组卜辞进行了研究。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师组卜辞的研究现状和材料来源及方法。第一章介绍师组卜辞的时代、内容、分类等基本概况。第二章对师组卜辞的文字进行了研究,列出了所出现的字,研究了其字频、结构等方面。第三章对师组卜辞的语言进行了研究,包括其音节、词义等方面。第四章对师组卜辞的语法进行了研究,包括词类及其语法功能、句型等方面。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其他文献
在这个需要创新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都在招收创新型人才,努力将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所以,教育业也应该进行创新,进行课程内容的创新,学习方法的创新。我
期刊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副语言对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表达极为重要,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另一重要工具。但是,长期以来副语言曾被语言学界所忽视,对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