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竞争是以互补为核心、以协同为基础、以共赢为目标的新型经营战略。面对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和传播技术的革命,合作竞争正逐步取代对抗性竞争,成为广电产业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选择。以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以系统经济学理论为方法,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合作竞争的系统经济学原理,以此为框架,论述了广电产业开展合作竞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广电产业实施合作竞争的主体与背景、类型与形式;进一步地,从纵向角度剖析了我国广电产业合作竞争的自组织演化历程,包括演化形态、演化路径、演化动力等;从横向角度计量了我国广电产业系统资源位、广电产业合作竞争的总体效率,揭示了资源位与合作竞争的内在关系、影响机制,评价了我国广电产业合作竞争的运行绩效;在此基础上,结合广电产业合作竞争的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广电产业合作竞争的发展思路。概括来说,本文取得以下初步研究成果:1、市场竞争行为经历了由对抗性竞争到合作竞争的演进过程。由对抗性竞争向合作竞争的演进反映了“系统经济效应”的形成。合作竞争是在互补性基础上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划分为经济系统的低层次竞争和高层次合作两个层次。运用“资源位”概念得到合作竞争机制的有关理论模型,包括竞争排斥模型、合作代替竞争排斥模型、合作竞争的数量特征模型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是合作竞争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和动因。技术、知识、社会与文化、法律法规及标准是支配经济系统合作竞争自组织演化的关键序参量。2、广电产业系统是由广电产业不同子系统(部门)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广电产业系统的特征可从经济学和系统学两个角度分析,其中经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网络性、自然垄断性,系统学特征包括层次性和全息性、特征时间与特征空间、非平衡与非线性、机制与自组织等。以上特征表明了广电产业系统开展合作竞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广电产业系统具有不同的分类体系。政府、他类媒介、同类媒介、企业(广告商)、其他行业、境外媒介集团共同构成全球化背景下广电产业系统的媒介生态。广电产业系统的构成与媒介生态进一步明确了广电产业系统实施合作竞争的主体与背景。